關于跨國公司研發本土化,某跨國企業高層曾有個形象的說法:“外資企業如果僅僅在中國搞銷售,會被看成純粹的商人;如果單純搞生產,會被當成朋友;如果搞研發,就會被看作自己人。”
改革開放以來,受中國低廉勞動力成本的吸引,眾多跨國公司已把生產組裝環節陸續轉移到了中國。而入世以來,中國市場地位的上升讓本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也令全球眾多自動化專業廠商紛至沓來,競爭的加劇迫使跨國公司調整在華戰略布局,加大在華上游研發環節的投資,力圖實現價值鏈一體化。
尤其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后,中國的經濟運行態勢相對良好,許多跨國公司的在華業務成為他們全球業務中為數不多的亮點。豐厚的經濟回報增強了跨國公司在華投入研發的信心。再加上中國創新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因此近年來,跨國公司在華研發并沒有因危機而減少,而是呈現逆勢增長的態勢,使得近年來外資在華設立研發中心形成熱潮,盤點2011年業內重大新聞事件我們就對此深有體會。
2011年4月,艾默生宣布位于中國南京的亞洲流量技術中心擴建的的工程研發中心正式開幕,致力于在亞洲本地化研發創新型產品;
2011年9月,歐姆龍舉辦自動化中心(ATC)發布會,宣布歐姆龍把ATC放到中國的主要目的是更加快速地了解客戶的需求,可以及時有針對性開發適合客戶特定需求的產品。
2011年10月,西門子與成都高新區正式簽署投資協議,計劃在成都建立世界領先的工業自動化產品生產及研發基地。據悉,該基地將成為西門子在華投資的最大規模、最先進“數字化工廠”,也是繼德國和美國之后西門子在全球設立的第三家工業自動化產品研發中心。
2012年1月,羅克韋爾自動化位于大連的軟件開發中心暨銷售辦公室舉辦遷址及開業典禮,宣布大連軟件開發中心對自身的定位非常清晰,將負責開發和維護絕大多數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的軟件產品。成為羅克韋爾自動化全球整個研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好地服務亞太及中國市場。
……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跨國企業在華的研發中心不但數量快速增加,同時現有研發中心的規模不斷擴大,在全球研發體系中的戰略地位也明顯上升。若干年前,跨國公司在華研發機構的戰略早期主要是為在華生產和銷售提供技術支持,例如進行產品本地化和針對某些具體項目產品功能的改進、測試等工作。而近期跨國公司在華研發中心的角色開始向技術跟蹤型和全球研發中心型轉換。前者主要致力于適合中國市場的產品、技術開發,側重于應用性研發,以確保產品更貼近中國市場需要。如西門子2010年推出的SmartLine精彩系列觸摸屏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后者不僅針對中國市場研發,還將研發成果推向全球,同時還進行一些基礎研究。如ABB于2010年推出的ABB最小的機器人IRB 120。
對于中國自動化產業的發展來說,國際巨頭在中國深化本地化研發一方面可以為中國市場帶來更多適用性、靈活性更強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對于推動中國制造業轉型具有重要意義;另一方面,更將有利于中國創新人才的培養,跨國公司研發中心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將能更好地發揮中國的人才優勢,同時引入有效的研發體制與技術產業化模式。
但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隨著跨國企業不斷深化本地化研發,其必然要展開與本土企業在本地研發資源上的競爭,如積極網羅和培養本地優秀人才;與本土產學研單位進行合作;利用其在中國取得的創新成果影響和推動中國相關政策和技術標準體系的制定,從而獲取戰略收益等等。這急需國內企業加倍努力,以避免國內研發資源受外資研發中心吸引,從而導致自身在創新上受到新一輪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