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發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顯示,九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百分之五十六點一。專家預計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繼續穩中趨降。
九月中國制造業PMI指數體系中,只有產成品庫存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低于百分之五十,其余各指數均高于百分之五十,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較高,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從變化趨勢來看,同上月相比,新出口訂單指數基本持平,原材料庫存指數、從業人員指數有所回落,其余各指數均出現不同程度上升。
統計顯示,九月二十個行業中,只有石油加工及煉焦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個行業PMI低于百分之五十,其余十八個行業均高于百分之五十,其中煙草制品業、醫藥制造業、服裝鞋帽制造及皮毛羽絨制品業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認為,中國九月份PMI指數的走勢并不意味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會出現上升趨勢。隨著宏觀經濟政策效應的逐步顯現,七月份開始,工業增加值增長率已經出現回落跡象,預計未來經濟增長繼續呈現穩中趨降態勢。
制造業PMI是一個綜合指數,通常PMI指數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反映經濟總體擴張;低于百分之十,反映經濟衰退。
附錄:PMI指數
PMI指數英文全稱Purchase Management Index,中文翻譯為采購經理指數。
PMI是一套月度發布的、綜合性的經濟監測指標體系,分為制造業PMI、服務業PMI,也有一些國家建立了建筑業PMI。目前,全球已有20多個國家建立了PMI體系,世界制造業和服務業PMI已經建立。PMI是通過對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匯總出來的指數,反映了經濟的變化趨勢。
PMI有五大特點。首先是具有及時性與先導性。由于采取快速、簡便的調查方法,在時間上大大早于其他官方數據。
第二,具有綜合性與指導性。PMI是一個綜合的指數體系,涵蓋了經濟活動的多個方面,其綜合指數反映了經濟總體情況和總的變化趨勢,而各項指標又反映了企業供應與采購活動的各個側面。
第三,真實性與可靠性。PMI問卷調查直接針對采購與供應經理,取得的原始數據不做任何修改,經過匯總并采用科學方法統計、計算,保證了數據來源的真實性。
第四,科學性、合理性。根據各行業對GDP的貢獻率確定每個行業的樣本比重,并考慮地域分布和企業不同的類型來確定抽樣樣本。
第五,簡單、易行。
PMI計算出來之后,可以與上月進行比較。如果PMI大于50%,表示經濟上升,反之則趨向下降。一般來說,匯總后的制造業綜合指數高于50%,表示整個制造業經濟在增長,低于50%表示制造業經濟下降。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中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從2005年開始共同發布中國PMI數據,共有700多家企業針對11個分類指數接受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