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信息化消除了中小企業與市場之間的空間距離,拓展了國內國際市場,縮短了企業產品進入消費者手中的時間,有效彌補了中小企業的天生不足,強化了中小企業專業化營銷的特長,提高了其市場競爭力,促進了中小企業的發展。因此,信息化建設已成為中小企業提高自身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然而,中小企業對于信息化的認識卻是千差萬別,企業對于信息化的要求,更是林林總總,數不勝數。為了解國內中小企業的信息化現狀以及對信息化的需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中小企業司組織每周電腦報、中國中小企業雜志社、中國中小企業信息網聯合開展了中小企業信息化狀況調查活動。
一、中小企業認可信息化的作用
1、認識到位
調查結果顯示,60.8%的中小企業設置有專職信息化建設和運行部門,說明信息化建設工作已經在企業中提高到了一個重要的高度。而且其中有31%的企業由首席信息官或副總經理主管信息化工作,39%的中小企業專門設置了信息化部門的部門經理專職管理企業中的信息化工作。由此可見,中小企業已充分認識到信息化對一個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有32.5%的中小企業對實施信息化的成果表示滿意,而12%的中小企業對信息化成果不滿意,5.5%的中小企業對信息化成果沒有達到滿意的程度,但基本認可信息化對企業發展有益。僅有2。8%的企業認為信息化沒有明顯的應用效果。
信息化所帶來的成效已經得到中小企業的認可:34.6%的中小企業認為信息化降低了企業的物流、配送成本,37.1%的中小企業認為信息化降低了庫存資金占用率,46.9%的中小企業認為信息化提高了企業商品流通效率,62.5%的中小企業認為信息化降低了人工成本,49.5%的中小企業認為信息化降低了決策成本,高達68.1%的中小企業享受到了信息反饋多帶來的市場機會。
2、人才缺乏
調查結果顯示,80.9%的中小企業只配有5名以下IT技術人員,技術力量較為薄弱。IT技術人員的數量從某種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業實施信息化的水平,技術力量缺乏可能成為制約中小企業實施信息化建設的瓶頸。企業中信息化程度越高則越需要較多的熟練應用計算機的員工,可以熟練使用計算機的員工只占總數的38.1%,一半員工停留在一般應用計算機的水平。
二、中小企業伯患化建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
1、硬件設備情況
調查顯示,幾乎所有中小企業都配備了電腦,其中擁有10臺以上電腦的中小企業占47.9%,有6.2%的中小企業甚至已經擁有100臺以上的規模。有18.7%的中小企業還擁有5臺以上的筆記本,71.9%的中小企業配備有專用的服務器,而且有21.5%的中小企業擁有3臺以上的服務器。可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
2、網絡設備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所有受調查企業都擁有至少一臺網絡設備。26.2%的企業擁有5臺以上網絡設備。所有受調查企業都擁有至少一臺專業存儲設備。21.2%的企業擁有5臺以上存儲設備。
由于中小企業整體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打印機產品在受訪企業中的配備率很高,91.6%的中小企業配有打印機,甚至有57%的企業配有3臺以上的打印機。
3、網絡平臺建設情況
企業內部網的建設為實現企業信息資源共享提供了基礎網絡。各企業雖然信息化建設的程度不一樣,但多數企業都利用已有的IT資源,建成了完善程度不同的內部網絡。在接受調查的企業中,僅有17.3%沒有建設局域網,仍然處于單機操作的階段,大多數企業已經意識到局域網的價值,并且建設了本單位的局域網。在被調查企業中,82.7%的企業擁有局域網,而且有50.6%的企業局域網已覆蓋了全單位的所有部門。
4、主干網帶寬
企業上網需求正在迅速上升,大多數企業通過寬帶主干網接人互聯網。12.7%的受訪企業通過100M以上寬帶接入互聯網,48.3%的企業通過100M以下、10M以上寬帶接入互聯網,通過10M以下帶寬接人互聯網的企業僅占39%。對于具有較多上網需求的企業來說,互聯網接入帶寬直接影響數據傳輸的速率,也影響著企業信息化的實施效果,因此,加強接入服務對于企業信息化建設仍具有重大的意義。
5、聯網率
全面實施信息化需要將企業中的計算機緊密聯系在一起,即全面實現互聯。企業計算機聯網率越高說明企業信息化實施覆蓋范圍越廣,員工參與程度越高。從調查結果看,34.8%的中小企業計算機聯網率超過90%,42.5%的企業內部計算機聯網率低于70%。中小企業中計算計聯網率總體水平較高,但還需要繼續加強,以便在企業內部全面實施信息化。
在被調查企業中,只有23.9%的企業沒有自己的獨立網站,51.4%的被調查企業已經建成了網站,并有獨立的頂級域名。此外,還有24.7%的企業表示正在建設或將要建設獨立的網站,全面地實現企業上網。
6、電子商務
四成中小企業已開展電子商務應用,近一半中小企業尚未開展電子商務應用。
電子商務的發展對大企業和中小企業之間相對競爭力的變化影響,要從B2C和B2B兩個層面來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中小企業不能以中大企業的系統架構來建設其電子商務系統,應有自己的一套建設原則,否則容易遭遇人才不足、系統不相容、導入經費過高、組織不適應等問題。
三、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三大阻力
技術人才缺乏、資金匱乏、內部業務流程不規范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三大阻力。值得欣喜的是,中國中小企業領導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已基本達成一致,只有不到15%的被訪者認為企業領導是信息化建設的阻力。
中小企業由于行業分布廣泛,薪資水平稍欠競爭力,對既懂行業又懂技術的人才吸引和保持人才隊伍的穩定造成了很大的挑戰。同時,信息化促使企業營銷、采購等管理環節更加透明,這必然會觸及到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經濟利益,降低他們用信息化手段梳理業務流程的積極性。
四、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
1、信息化持續投入狀況
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從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服務器等硬件設備的購買,到網絡的構建和大型管理軟件的上馬,都離不開資金的投入,尤其是信息系統的管理和維護更需要穩定的資金投入,否則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統計結果表明,35.9%企業的信息化沒有穩定、持續的信息化投入。
2、近兩年信息化投入與銷售收入比重
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逐年升高。從2003年、2004年這兩年信息化投入占年銷售收入的比重來看,該比重均值呈上升趨勢,2003年該比重均值為1.16%, 2004年則為1.35%,比2003年增長16.4%。與國外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通常在2%--3%之間相比,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存在較大差距。這表明中國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3、信息化投入結構
從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結構來看,本次調查結果并不支持“中小企業在信息化建設中普遍存在重硬輕軟現象”的結論,中小企業硬件、軟件、服務三部分投入的比重均值依次為49.7%、30.2%、25.5%。這個投入結構比例表明,中小企業信息化投入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趨于合理,我國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已度過硬件投入的大規模初期階段,今后的硬件投入會朝著升級、換代方向發展。
五、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發展趨勢
1、軟件系統需求
2006年財務管理系統、信息安全將是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兩大熱點,財務管理系統的新建、完善、與其他系統的互聯互通成為44.6%企業的重點,信息安全也是近四成企業的建設重點。另外,30%左右的企業將計劃建設客戶關系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電子商務系統等。
2、硬件產品需求
2006年中小企業對IT硬件保持較高的購買熱情。臺式電腦有64.2%的企業意向購買,打印機、筆記本電腦、PC服務器、網絡產品有40%以上的企業打算購買;對信息安全的重視帶動安全產品的需求,35.8%企業計劃購買安全產品。
3、信息服務需求
中小企業的信息服務需求主要集中在指導咨詢、新技術講座,需求比例分別高達63.3%、57.3%,對信息化建設評估、項目監理的需求比例也在20%以上。
4、對IT產品的選購因素
從臺式PC機的主要品牌提及率看,性價比較高的國產品牌在中小企業中大受歡迎。調查結果表明,聯想遙遙領先,其次是方正,兼容機排名第三。國外晶牌DELL、HP、IBM的提及率明顯較低。
在PCJ艮務器領域,品牌集中度低于臺式電腦領域。IBM和聯想差距不大,二者共同占據中小企業PC服務器的半邊天:DELL提及率第三,HP第四,二者提及率近30%。在打印機領域,HP、聯想、EPSON是中小企業打印機的三大晶牌,提及率分別為28.5%、17.7%、14.9%。不論企業規模如何,互聯網均是用戶獲取相關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中小企業在產品購買時比較謹慎。59.2%的企業在決策前會從互聯網上查詢相關信息,貨比三家,努力尋找最優選擇,還有44.7%的企業會直接到市場上詢問比較。當然,廠商或經銷商的推介作用也不容忽視,它能對44.9%的企業購買IT產品產生影響。
統計結果表明,中小企業對價格敏感性降低,采購時“性能比”成為最關注的因素。此外,應用案例參考、技術趨勢分析、廠商/經銷商信息對三成企業的采購過程有影響。(X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