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7日中國自動化學會在北京自動化大廈13樓第二會議室召開了“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學術研討會議”。該會議在10月中旬已開始籌備,學會工作人員做了大量前期工作,將項目階段小結、專題報告內容體例、具體任務人員安排、報告注意事項、排版要求等制作成會議資料發給會議代表,并將已收回的專題報告集結排版印刷成冊,供與會代表參考。
會議認真聽取了王飛躍研究員關于“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發展報告”項目階段匯報。王飛躍研究員對前一階段的工作成果給予了肯定,認為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學會相比走在了前面,比較主動,專題報告調研和撰寫工作較好地體現了本學科的特色;同時提出了專題報告撰寫中存在的兩大問題,一是全局觀不夠,二是參考文獻引用不全面;王飛躍研究員還介紹了綜合報告的內容及準備情況,傳達了科協學科發展二次會議的精神,將科協規定的后階段工作要求、預期成果和時間節點明文公示。
會上,“學科發展報告”各專題撰寫人及其代表從構思布局、核心內容和研究心得等方面,對自己負責的專題撰寫的報告進行陳述,與會專家代表和其它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針對每一個陳述提出問題和建議,并進行熱烈的討論,由專家組代表鄭大鐘教授和王飛躍研究員負責意見匯總。經過廣泛討論和民主發言,與會專家學者不僅對各個專題報告提出了4-7條具體的修改意見,還在報告總字數、報告措辭客觀性、英文摘要嚴謹度、參考文獻數量及引用范圍等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做出了整體的嚴格規定。針對個別問題比較大的專題報告,專家組責成具體負責人將意見帶回去組織力量進行大幅度修改,務必保證報告研究成果具有權威和代表性,能反映本領域的最高水平和高新進展。
會議經過專題報告人陳述和專家學者評議,在最后討論階段將各專題修改任務落實到了具體負責人,并規定了報告修改后返回時間;確定了最終修改階段整體負責人員和時間節點;同時布置安排了本學科重大科技成果推薦工作及上報時間。會議達成了預期目標,保障了學科發展報告最后階段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按照科協要求高質量地完成任務。
中國自動化學會充分認識到科協學科發展研究項目對促進多學科協調發展、促進原始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意義,遵循科協關于把學術還給科學家、行政服從學術的工作宗旨,在首席科學家及專家組的整體指揮和把握下開展項目管理,采取各種措施嚴格把關報告質量,本次研討會議的成功召開是所有項目參與人員集體努力的成果,必將對學科發展報告的完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導向和促進作用。
中國自動化學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