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華網
歐美國家到會的采購商數量減少,但非洲等新興市場客商到會人數在大幅增加——來自日前結束的第103屆廣交會一期的有關數據表明,我國外貿企業在波動形勢加劇的國際貿易環境中,需要加大對新興市場的關注力度。
第103屆廣交會一期已于本月20日結束,第二期將在25日開始。本屆廣交會一期出口展區成交額達254.3億美元,比去年秋交會同期增長1.8%。同時,一期到會境外采購商累計128155人,比去年秋交會同期增長4.1%,但比去年春交會同期下降5.8%。
22日從大會得知,本屆廣交會第一期到會境外采購商來自210個國家和地區,共128155人。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市場客商到會全面減少。其中,美國客商減少最為明顯。本屆較上屆減少13.4%,較去年春交會減少23.3%。日本客商較上屆減少13.7%,較去年春交會減少16.2%;德國客商1323人,較上屆減少16.7%,較去年春交會減少9.5%;加拿大客商2214人,較上屆減少7.9%,較去年春交會減少13%。英國客商、法國客商也分別較去年春交會減少3.8%、11.8%。
今年以來,受到美國次貸危機等因素影響,全球市場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增多。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第一期主要是機電產品、紡織服裝、建材五金等我國傳統出口優勢產品,廣交會上到會的發達國家采購商數量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今年中國企業對這些市場的出口將會受到消極影響。
與此同時,來自南美、大洋洲、非洲等新興市場客商到會人數明顯增加。截至19日,除美國、加拿大外的美洲國家客商到會較上屆增長32.4%,較去年春交會增長21.5%;大洋洲客商到會較上屆增長11.3%,較去年春交會增長4%;非洲客商到會12857人,較上屆增長41.6%,較去年春交會增長5%。
行業人士分析,這一趨勢顯示廣交會所代表的中國外貿行業對新興市場客商的吸引力仍在擴大。廣州紡織品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童裝分公司總經理范紹杰說,今年廣交會歐美客商減少很明顯,但來自中東、俄羅斯、南美等國家的訂單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