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EA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于2005年元月21至22日在北京舉行。委員會全體成員中,本人到會者10名,派代表者3名,因故缺席2名。中國自動化學會及ASEA辦公室有關領導、ASEA評審標準和考試委員會的代表以及其他特邀代表也出席了此次會議。
會議由ASEA辦公室副主任、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吳惕華教授主持。首先,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ASEA顧問孫柏林將軍和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ASEA辦公室執行主任馬正午教授發表了講話,通報了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開展情況,并對教材編審委員會的工作及此次會議提出了希望和要求。馬正午教授還自始至終參加了整個會議過程,提出了許多指導性的意見。會上,由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副主任蕭德云教授作了題為“ASE資格認證培訓教材建設”的發言。較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這套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基本要求,計劃書目,叢書一級大綱以及編寫計劃、進度和出版等事宜。與會人員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和充分討論并形成了如下一致意見:
一、全套教材暫定為“ASEA培訓與考試指定參考系列叢書”。
二、此次確定編寫的教材共計15本,
其中包括(暫定名):
專業基礎知識類:1本
1 自動化系統基礎知識
專業技術知識類:1本
2 自動化系統技術知識
專業應用知識類:11本
3 機械制造自動化系統
4 電力發電自動化系統
5 輕工業生產自動化系統
6 冶金自動化系統
7 石油化工自動化系統
8 運動體自動化系統
9 智能建筑自動化系統
10信息處理與模式識別
11現代企業信息化
12自動化系統項目管理
13自動化系統工程設計方法
專業技能知識類:1本
14自動化系統控制技能
綜合類: 1本
15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考試指南與綜合問答
原計劃中的智能交通自動化系統和生態、農業和環境保護自動化系統以及考慮到某些工程技術人員崗位的特殊性而提出的軟件工程基礎知識和電子應用技術知識這四冊書有待于今后確定后再列入編寫計劃。
三、需要就自動化系統專業技能的要求,測試和培訓等問題進行一次專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一并確定自動化系統計算機技能這本書的編寫問題。
四、明確了每本教材的負責編寫單位,并要求由牽頭編寫單位落實主編及編寫人員人選。要求編寫人員應盡量由既有來自高校的又有從事實際工作單位(設計研究院所、企業等)的人員所組成。原則上,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成員應參加編寫工作并擔任主編,如有其他合適主編人選,應報ASEA辦公室審定。
五、每本教材一般控制在20萬字左右。
為保持全套叢書編寫風格的一致,經商定,請冶金自動化研究設計院的馬竹梧教授率先編寫出冶金自動化系統一書的部分章節作為樣本,供各書主編參考并提出意見。
六、ASEA培訓教材編審委員會負責全套教材的總編工作,由蕭德云教授任全套叢書執行主編,具體負責教材編寫規劃、實施和協調。
七、教材編寫進度:
2月中旬前,各教材編寫牽頭單位報主編及參編作者名單,并報由主編撰寫的教材編寫二級大綱;
3月中旬前,報各教材的三級編寫大綱(詳細目錄初稿);
7月中旬前,完成編寫初稿、匯總;
全套叢書預計2005年9月份出版面市。
這次全體會議是一次工作會議,初步落實了教材編寫任務和分工,達到了會議預期的目的。在我國自動化界開展工程師資格認證是一項具有開拓性的全新工作,無經驗可言,許多問題要研究要摸索。為了能把這套教材寫出特色,寫出風格,寫出時代特征,寫出水平,在此次會議進行過程中結合編寫教材,與會人員反復不斷的對什么是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基本要求,基本知識結構體系的內涵,與高校教材要求有何不同,以及如何掌握好理論與實踐、知識與技能、傳統與創新等問題反復認真進行討論,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充分體現了務實、求真的科學作用和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會議之際正值歲末年初,新春伊始,代表們在百忙中撥冗到會,并認真參與,體現了大家對資格認證工作的關心和支持,這也為編委會下一步的工作開了一個好頭。
ASEA培訓與考試指定參考叢書主編單位初步分工如下:
① 自動化系統基礎知識 清華大學 西安交大
② 自動化系統技術知識 浙江大學 浙大中自公司 華南理工大學
③ 自動化系統專業知識
④ 機械制造自動化 河北省科學院 燕山大學
⑤ 電力發電自動化 華北電力大學 和利時
⑥ 輕工生產自動化 河北科技大學 浙江大學
⑦ 冶金生產自動化 冶金自動化設計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學
⑧ 石油化工自動化 北京化工大學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⑨ 運動體控制 西安交大 軍事科學院
⑩ 智能建筑學 華南理工大學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
⑾信號處理與摸式識別 燕山大學 待定
⑿現代企業信息化 河北工業大學 唐山鋼鐵集團
⒀自動化系統項目管理 和利時 待定
⒁自動化系統技能知識
自動化系統控制技能 北京化工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⒂ ASE資格認證考試指南與系統問答 學會認證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