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增長已經放緩至一個更可持續的速度,但仍將保持強勁的勢頭。2008年預期GDP增長可達9.8%。”18日,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高路易在北京對中國經濟走勢做出了非常正面的判斷。
高路易專程來北京發布世界銀行最新的《中國經濟季報》,這份定期出版的報告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走勢所做出的權威預測之一。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高路易對記者說,“全球價格上漲使中國宏觀經濟管理變得復雜。目前我們面臨的是全球宏觀環境非常大的不確定性——主要是高收入國家宏觀經濟走向的不確定性。盡管目前分析中國經濟走向還是非常正面的,但每一個關注中國經濟的人都應該關注目前的全球不確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世行最新給出的中國GDP增速比其上一次做出的數字上調了0.4%。世界銀行在今年2月發布的《中國經濟季報》中,曾作出2008年中國GDP增長9.6%的預測,并在4月初發布的《東亞經濟半年報》中將這一增長率調低至9.4%。
對此,高路易特別指出,盡管面臨著一系列不確定因素,但事實上近期世界銀行對中國短期宏觀經濟狀況的評估沒有做出重大調整。今年4月國家統計局修訂了經濟增長的一些數字,修訂后的2006~2007年數據比原來世界銀行所使用的參考數據偏高。世行認為修正后的數據更好地涵蓋了服務業和金融業方面的相關情況,因此世行也在自已的最新預測中做出相應調整。
做為《中國經濟季報》的主筆,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高路易對中國面臨的一些典型經濟困局做了剖析,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總體通貨膨脹率將呈現下行的趨勢。到今年年底中國CPI將達到6%左右。”
“現在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國際收支盈余問題,這個盈余大部分來自于貿易盈余,而不是投機性的資金即熱錢。匯率政策應該更多地關注貿易盈余。”
目前沒有必要放松宏觀緊縮政策,但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需要保持警惕和靈活性。”
“把燃油價格調整到能反映能源短缺的程度,對于實現經濟再平衡和減少扭曲是重要的。”
“如果經濟出現比目前預期更嚴重的放緩,可以考慮適度放松財政政策。”
“大家普遍關注的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但實際上,中國目前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歐元區。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分析貿易加權的匯率制度。”
宏觀面呈現正面走勢
這份報告說,在全球經濟增長減弱和充滿諸多不確定因素的大背景下,中國仍可依靠其強勁的國際競爭力和強勁的國內經濟來支持其經濟的增長。全球經濟正在減速,而商品價格的上漲又使得情況變得更為復雜,并使整個全球經濟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但中國強勁的國際競爭力將繼續支撐中國的出口。從國內看,雖然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間悲劇,但其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影響卻是有限的。
高路易表示,在當前的經濟增長預期下,中國政府目前還沒有必要對宏觀緊縮政策加以放松,但要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保持警覺并加以靈活的應對。如果經濟出現更嚴重的下滑,采取一種更為寬松的財政政策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在宏觀調控上則要做好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間的協調。要抑制原材料漲價的溢出效應和通脹預期,采取一個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是必要的。他認為中國目前的宏觀經濟狀況需要繼續強化其(貿易加權的)有效匯率。同時,將燃油價格調整到能反映出其稀缺性的水平是重要的,這將有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減少扭曲。
通脹正在按部就班地有所緩解
高路易說,“過去一段時間,我們看到食品價格的上漲是推動整體通貨膨脹的壓力。進入5月份后,我們發現,這種食品價格上漲趨勢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在減緩,但與此同時初期食品價格上漲產生的溢出效益已經開始出現,并正在工資和一些其他價格領域上顯現出來。另外,我們也看到一些新的價格上漲壓力正在形成當中,主要出現在工業行業,如鐵礦石,原油,這些價格的上漲又使企業產生新的價格上漲的壓力。”他說,盡管如此,目前還沒有看到全面性的溢出效益的產生。上述影響還不足以造成消費價格的全面上漲,這些領域價格上漲傳導到消費領域的速度還是比較溫合的,消費價格總指數應能夠保持一個逐步走低的態勢。總體來看,中國的通貨膨脹率正在按部就班地有所緩解。
警惕熱錢 匯率政策應該走強
這份報告認為如何減少中國巨大的外貿順差仍然是一個關鍵的政策難題。高路易解讀說,中國國際收支的盈余主要來自于經常賬戶順差,同樣也帶來了通貨膨脹的壓力。更強的匯率是眾多的宏觀調控手段之一,有助于調整中國經濟增長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從過去主要關注于工業、出口帶來的增長,轉向服務業、國內消費和國內需求拉動的增長。他認為要減少經常賬戶盈余必須采取一系列的結構性政策來對總體經濟增長模式進行調整,而政府對于這一關鍵性的目標至今仍未取得明顯的進展。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近期投機性資金的流入有加快的趨勢。高路易認為這些熱錢主要是希望借人民幣匯率升值的預期來進行投機。在熱錢的破壞性方面業界有不同看法,到底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對政策制定者來說要及早做出判斷——投資性資本的流入到底是不是一個大問題,是否大到需要對匯率制度進行調整。如果決策者們認為這些熱錢的流入將給經濟帶來很大的問題,就應該加強對資本流入的管制并采取有關政策來有效地改變人們對匯率升值的預期。
在匯率問題上,高路易強調說,目前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成為關注的焦點,但實際上,中國目前最大的貿易伙伴是歐元區。政府決策層應該對貿易加權的匯率制度加以重視,以掌控各個主要幣種之間的變化。實際上如果以貿易加權的匯率來衡量,中國匯率上升的幅度是小幅的,過去一年大約是3%左右。他建議中國政府當局進一步加快貿易加權有效匯率的升值。
災區重建可能推動GDP增長
這份報告還對汶川大地震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進行了評估。報告認為,盡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道災難,但它對宏觀經濟的影響很可能不大。盡管地震影響了第二季度的GDP增長,但災后重建實際上很可能推動今年下半年的GDP增長。另外,盡管地震對總體通貨膨脹的影響將不會很大,但與重建有關的需求可能會加大建筑材料價格上漲的壓力。
報告提供的數據顯示,初步估計,地震造成的直接傷害和損失大約為2000億元人民幣,而間接損失更高,這相當于中國GDP的0.7%。報告認為,此次地震特別顯著的一點,并不是造成的損失的數額,而是損失高度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地區。
報告評價說,面對這種巨大的自然災害,幸運的是,中國擁有如此規模巨大而且多樣的國民經濟,可以繼續很好地運轉,并能夠迅速籌集資金,進行災區重建。高路易解析說,救災及重建基金增加了國民經濟的需求。因為通貨膨脹率已經高達8%,所以在國民經濟的其他方面采取措施,抵消這部分新增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中央政府計劃減少其他政府開支,為災區重建讓路,而且已經要求各省政府配合。如果中央政府擔心這項抑制整體財政支出的措施可能不奏效,一項可能的配套措施是進一步緊縮貨幣。
( 摘自 1684中國經濟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