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鋁工業是隨著鋁工業的誕生而發展與逐步壯大起來的,但真正形成一個獨立的行業是在社會上積蓄了一定量的鋁后才形成的。如在西方國家是在上世紀30年代中期開始誕生,而中國則是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才開始在河北省保定地區形成,所以可以說保定是中國再生鋁工業發祥地。
再生鋁的發展空間很大,2001年全球再生鋁的人均消費量為2kg,而美國為12.56kg,德國為10.34kg,而中國只有1.02kg,僅為世界人均消費量的1/2,發展空間很大,前景廣闊。2002年,中國回收的廢鋁為1600kt,按鋁回收率83%計算可回收鋁1328kt,鋁爐渣產量408kt,按鋁回收率42%計算可回收鋁172kt,以上共計回收再生鋁1500kt。2005年的再生鋁產量為2126kt,2010年的再生鋁產量可達3056kt。只要中國GDP的年平均增長率能達到7.5%,那么原鋁產量在2010年前的平均增長率可達15%以上,2015年前的年平均增長率可達12%。規范化、法制化日趨完善,再生鋁正在向著這一方向發展,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以后,這種發展速度更為加快,趨勢更加明顯。中國對再生鋁產業的政策環境將進一步規范,相關的法律和法規將逐步健全和完善,有關技術標準可在2010年以前與國際標準接軌。行業的科技意識、環保意識、自律意識將不斷加強。2010年可形成規模化與產業化的行業。
當前中國再生鋁行業的特點是:企業多,小而分散,還有許多作坊式的家庭企業;技術水平低,能源與資源浪費大;環境污染嚴重;回收與最終銷售價格扭曲,與國際價格相差較大;科技開發力量薄弱。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中國加入WTO,再生鋁行業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由于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規范化與法規的逐步完善,一些競爭力弱的、經濟效益差的、對環境污染較重的企業會被逐步淘汰,而一些較大的、效益好的企業將得到發展。最終將達到規模化與產業化的對國民經濟發展有巨大作用的行業。
目前,中國只有新格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的生產能力達到120kt/a。大致到2015年,中國再生鋁工業的結構調整會完成,形成完善的現代化的再生鋁產業;消費量將與那時的世界平均水平相當或甚至高一點;有二三個生產能力大于100kt/a的企業,生產能力達50kt/a的企業會有七八個;“家家是廠,戶戶冒煙”的“壯觀”局面將不復存在;2007年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與南山集團鋁業公司會建廢舊易拉罐回收廠,當前中國對廢舊易拉罐的處理與再生是不合理的。
中國成為世界再生鋁基地的日子并不遙遠,成為世界制造業基地指日可待,隨著這種態勢的發展與形成,中國無疑會成為僅次于美國與日本的汽車制造大國,而75%左右的再生鋁合金用于汽車工業。因此,隨著制造基地的形成必然會形成再生鋁基地。一些國外再生鋁企業看準了中國發展再生鋁的條件和潛力,采用各種方式,利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和給予外資企業的優惠條件,不但開展再生鋁的加工與經營業務,而且在中國建立獨資與合資再生鋁企業。
由于中國社會上積蓄的鋁還不多,廢鋁資源尚不能滿足高速持續發展的再生鋁工業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中國還將大量進口廢舊鋁,是一個廢舊鋁凈進口國,這種狀況不可能在短期內改變。
中國再生鋁工業成就輝煌。展望未來,前景廣闊。中國再生鋁工業進入了一個以結構調整為軸線的高質量階段,這個階段大體可于2010年前后完成,屆時中國將成為一個再生鋁工業大國,2015年可成為再生鋁工業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