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和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今天分別對2003年世界和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進行了點評。
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表示,10年來,兩院院士每年堅持評選世界和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既反映出中國科技界對世界最前沿科技的持續關注,又可以幫助公眾及時了解世界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
他認為,2003年世界科技,像世界十大新聞中的火星探測、發現暗能量存在、基因和干細胞研究等大都聚焦在對宇宙和物質本源的探索及人類自身對生命的深入研究,這表明科技進步在滿足人類生存需求的同時,正在幫助人們探索和了解越來越多的未知領域。這種新的發展趨勢也給中國科學家提出了新的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理論思維有超常的能力,比如愛因斯坦在八九十年前預見了引力速度問題、預見的暗能量問題,現在都被實驗證實。所以我覺得,科學家的理論思維來源于實踐,但同時也可能是前瞻性,非常前瞻的,可以預見未來。
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認為,與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多注重科學探索相比,200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則更注重實用,多集中在重大工程技術領域,比如載人航天、三峽工程、可控熱核聚變、磁浮列車等等。
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因為中國由于目前正處在工業化中期,大的工程技術項目有很多,這對振興中國經濟和實現中國偉大復興是非常重要的。
路甬祥和徐匡迪在點評時同時指出,目前中國的科技進展符合中國國情,取得的一些科技成就,如載人航天、雜交水稻也都可以稱得上世界科技進展,但中國科技整體水平與世界前沿科技相比還是有差距,中國科學家應該繼續加大自主創新、盡快提高中國的綜合科技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