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是由于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各處受熱不同,產生溫差引起大氣運動形成的。全球可實際利用風能十分可觀,比地球上可開發利用的水能總量還要大10倍。
目前,風能的利用主要是發電,風力發電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業中增長最快,年增長達到35%。美國、意大利和德國年增長更是高達50%以上。德國風電已占總發電量的3%,丹麥風電已超過總發電量的10%。全球風電裝機容量已達25000MW以上,能滿足1500萬個家庭,即3800萬人的用電需求。全球已有50多個國家正積極促進風能事業的發展。由于風力發電技術相對成熟,許多國家投入較大、發展較快,使風電價格不斷下降,若考慮環保和地理因素,加上政府稅收優惠和相關支持,在有些地區已可與火電等能源展開競爭。在全球范圍內,風力發電已經形成年產值超過50億美元的產業。
據國家發改委中國可再生能源規模化發展項目辦公室主任周鳳起介紹,我國風能資源豐富,儲量32億千瓦,可開發的裝機容量約2.53億千瓦,居世界首位,具有商業化、規模化發展的潛力。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風力發電產業,1996年就制訂的《乘風計劃》,旨在鼓勵提高中大型風力發電機制造技術和國產化率,“十五”期間計劃在風力發電產業投資15億元。目前,全國累計安裝小型風力發電機近20萬臺,用作解決西部無電地區農牧民生產生活用電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廣東、福建、內蒙古、新疆等地已建成26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近50萬千瓦。盡管我國近幾年風力發電年增長都在50%左右,但裝備制造水平與裝機總容量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我國風力發電裝機容量僅占全國電力裝機的0.11%,風力發電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