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助力科技奧運
“科技助奧運成功,奧運促高校發展”。7年前,北京申奧首次亮出“科技奧運”牌,7年后的今天,“科技奧運”的藍圖已經繪就。全國先后有50多所高校參與到科技奧運的各項工作中,在奧運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北京奧組委技術部三級項目專家張繼偉說,高校開發和應用的大批先進、適用的創新技術成果,結合了北京奧運會建設的重大科技需求,發揮團結協作和聯合攻關的優勢,在奧運場館建設、運動科技、數字奧運、奧運交通、賽事準備等方面都作出了突出貢獻。
高校創造了科技奧運數個第一
走進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記者立刻感到豁然開朗,對此,北京工業大學主管場館建設的副校長張愛林解釋說,體育館內部之所以顯得特別高大敞亮,并不是因為體育館的面積大,而是運用預應力弦支穹頂結構將內部空間“變”大了。
“北工大鋼結構學科發揮了優勢,應用了自己研究的專利成果,為預應力鋼結構這一獨特設計方案的實現作出了重要貢獻,達到了鋼結構體系合理與建筑優美的協調統一。”張愛林說。
預應力的施加使體育館擁有輕盈外觀的同時,“骨架”卻依然剛勁有力,完美地契合了在這里舉行的羽毛球、藝術體操這兩項看似輕柔但又充滿力度的運動。
奧運場館歷來是主辦國建筑技術水平、實力的展示。在奧運場館建設中已初步形成14大類的技術創新體系,累計攻關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技術項目達170多項,其中高校自主創新的科技成果占有很大比例。
“鳥巢”“水滴”“吊傘”……這些奧運場館都以它獨有的屋蓋形狀,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在北京市的12個奧運比賽場館的新建項目中,5個屋蓋結構都采用了天津大學建工學院教授劉錫良國內首創的3項空間結構技術。
當接到北京奧運會老山自行車館的設計任務時,劉錫良和他的科研團隊連續奮戰,僅用1個多月的時間就完成了設計任務。在老山自行車館形似“吊傘”的屋蓋結構設計中,他們采用了國內最大跨度133.06米的雙層球面網殼結構。該網殼通過鋼圈梁支撐于國內首創的“人”字形柱上,造型優美,受力合理,結構先進,節約了鋼材。
從場館、景觀設計到建筑節能,從項目信息化管理到智能交通系統……自2001年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以來的7年時間里,高校充分發揮科研優勢,承擔了數百項課題并將創新成果服務于奧運。
今天,要把這些科技成果一一羅列出來,將是一件非常繁雜的事情。這里有幾個“首次”,可以一展高校在服務科技奧運過程中的魅力。
——首次采用“鳥巢”式新型建筑空間結構形式,多項技術堪稱世界第一。北京工業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參與其中的技術創新。
——首次實現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域交通“零排放”,周邊地區及奧林匹克交通優先路線交通“低排放”目標的實現。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功不可沒。
——首次對場館建設項目進行定期的風險評估,清華大學20多位教授和研究生傾情參與這一課題,打造了奧運歷史的一個“第一”。
雖然正值暑假,但是北京交通大學運輸學院教師馬繼輝比平常上課還忙。他每天要到公交調度系統支持中心上班,從早8點到晚8點,有時候晚上還要值夜班。“我主要負責系統的維護、保障和技術支持,一旦有突發事件,我們這里都能第一時間知道,奧運期間,有200多輛救援備用車隨時準備,任何一條專線出現情況,10分鐘內都將有備用車輛趕到現場。”馬繼輝告訴記者。
奧運歷史上的首創,科技史上的前沿,成為高校承擔的奧運項目的最大特色。
服務奧運促進了科研發展
服務奧運也反哺了學校。有關專家指出,北京奧運為高校科研拓展了新陣地,使學校科研意識進一步加強,學術活動和學術交流空前活躍,從而構筑了良好的學術氛圍。
近20項科技奧運攻關項目落戶北京大學,學校多學科開展聯合攻關就是最好的證明。其中的代表就是國家體育總局水上運動管理中心與北京大學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合作,實現了一種全新的合作模式。
曾幾何時,體育科研被認為是跟在教練員、運動員后面,抽抽血、查查尿、出一份結果報告。特別是高校科研參與競技體育的過程,往往形式大于內容,缺乏深層次的合作。而此次北京大學的科研團隊從流體力學、生物醫學、認知心理學等多個學科全方位介入國家隊的訓練,這是非體育學科和運動隊的首次直接合作。
合作過程中,北大湍流與復雜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佘振蘇,帶著一群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迅速建立創新平臺設計小組、水流分析小組、試驗小組、數值模擬小組,開始了日夜苦干的科研征程。他為此放下了很多手中的其他科研工作,專門到國家隊呆了250多天,從各方面了解訓練的相關情況。其他隊員們也都忘我地工作,每天工作時間達到12至16小時,有的學生累計工作達1000多天。
激流回旋國家隊的成績迅速提升,體育總局有關領導感慨地說:“北大人使我們知道了什么叫科技奧運。”北京大學成為中國奧委會“備戰2008奧運會科技合作伙伴”,這是唯一一家在內地擁有此稱號的單位,佘振蘇也被授予“中國奧委會特聘科技專家”稱號。
“這次科研工作的創新和突破,實現了跨越學術界和體育界兩個不同領域。”佘振蘇說,“一方面促進了競技體育實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豐富了高校相關學科的學術研究領域,產生了許多新的學科增長點,使研究不僅僅局限在體育層面,可以向諸如人體系統工程研究的社會層面拓寬,同時,高校科研隊伍也得到了充分鍛煉。”佘振蘇的4名學生先后被聘為國家隊科技助理教練和一線教練。
正是利用了參與奧運科技項目這一平臺,通過科技項目的攻關,逐步完善了高校圍繞國家任務、社會需求、國際需要做科研的機制與模式,為高校科研的持續發展積蓄和儲備了一批人才。
依托“奧運地面公交運力資源優化配置系統”課題,北京交通大學運輸學院課題組的師生不斷創新,發表了與課題相關的各種研究論文10余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2名,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4項。
北京工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黃魯成及其團隊依托奧運科技項目,出版專著《奧運科技——我國科技產業新源泉》,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黃魯成表示,通過參與奧運科技項目,促進了高校研究機構與社會各個應用單位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搭建了理論成果到實際應用的良好平臺,不僅提高了參與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合作經驗,也為學校相關科研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高校科研成果賽后繼續服務社會
奧運期間,高校科研的創新成果使用將達到一個高峰期,但是奧運會之后,這些創新成果能不能繼續發揮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
從1998年以來,北京市開始實施階段性的控制大氣污染的措施,到現在已經進行了14個階段,幾乎每個階段的舉措都有清華大學科研團隊的工作成果在背后做科學依據的支撐。“北京市大氣污染控制戰略與技術”更是被清華大學列為校級重點研究項目。
“老百姓關心的是奧運會之后,北京能否擁有更加長久的藍天,所以,我們的研究既為北京奧運服務,又面對國家的重大需求,還為今后制定控制大氣污染、提升空氣質量的措施提供最為直接的依據。”
“奧運空氣質量保障專家組”成員、清華大學環境系郝吉明院士說,“我相信北京市控制大氣污染、提升空氣質量的工作會一直開展下去,高校相關的科研也會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
北京理工大學研制的“零排放”新型奧運電動客車,在奧運會后將被作為北京專線旅游車。而學校的教授們已經開始著手電動環衛車的研發,準備將這套電動汽車的新技術運用到生活中去,服務老百姓。
社會關注度最高的奧運場館賽后利用問題,一直是歷屆奧運主辦方頭疼的難題,殊不知,在規劃或改建場館之初,高校就已經為后期使用埋下了“伏筆”。
在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館內,學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楊賓指著密閉的頂部向記者透露其中的秘密,屋頂其實暗藏著上百個玻璃天窗,在以后的體育教學中,開啟天窗就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新增的臨時熱身館采用了新穎的拱形鋼板承重結構,施工快捷,便于拆卸和再利用。
談到場館的后續利用,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楊貴仁表示,奧運會合理利用高校體育場館,既實現了開源節流,又可以支持教育,造福廣大青少年學生,對于群體工作的開展、大學生體質的增強、高校體育運動水平的提高,都將發揮巨大的積極作用。
事實證明,能參與到奧運會這個國際大型體育盛會,對眾多服務奧運會的高校科研人員來說,無疑是最佳的成長和鍛煉。
2000年悉尼奧運會結束后,澳大利亞的許多企業因為參與過奧運會,獲得了比奧運會之前更好的聲譽。對于中國的高校來說,很多針對奧運會進行的科研項目,在奧運會后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因為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更大范圍、更廣闊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