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立足制造業整體,圍繞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相關問題進行討論,試圖幫助企業建立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助力企業摸索符合自身特征的轉型之路。這樣的認知包括兩個層面:其一,對外了解數字化轉型是什么,產業布局如何,有哪些優質的公司及產品;其二,對內認知是否具備轉型條件,自身基礎如何、轉型會帶來哪些價值、可能會遇到哪些難點。
本報告旨在綜合分析國際國內機器人產業最新發展趨勢及特征,圍繞產業的規模效益、結構水平、創新能力、集聚情況和發展環境等方面,綜合分析評價我國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東北、中部和西部六大區域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水平。
藍皮書包括人工智能達特茅斯啟航號角與新一代人工智能強健步伐、人工智能人才培養體系、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知識點演變、ACM和IEEE-CS制定的新版人工智能知識點、101計劃中人工智能知識點、K12教育中的人工智能等內容。
本報告聚焦于裝備制造業的服務化,通過公開資料的收集、專家訪談以及對裝備企業的調研,重點從服務化的發展背景、行業服務能力挑戰和數字化需求、數字化在后市場服務中的應用以及未來發展趨勢多個方面來展現在智能制造的大背景之下,裝備制造企業服務化發展的現狀和數字化在其中的推進作用,希望能為行業的從業者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2022年白皮書在延續以往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最新態勢量化分析的基礎上,首次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政策體系進行了系統梳理,首次研究我國各地區ICT產業與傳統產業的投入關聯關系,首次研究我國120個三線及以上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整體空間格局。
當前,隨著5G規模化商用進入快車道,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紛紛啟動6G研究。我國高度重視6G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6G典型場景和關鍵能力》白皮書聚焦6G總體愿景需求,研判6G發展驅動力,預測6G市場趨勢,凝練6G五大典型場景,設計6G關鍵能力指標,充分展現我國6G階段性研究成果。
報告表示,數字化是全球中小微企業有效應對新冠疫情的關鍵,特別是跨境電商異軍突起催生一批“微型跨國企業”,助力中小微企業在疫情后重回增長軌道。
本報告將聚焦冶金礦山行業,圍繞數字化轉型背景、數字化轉型重要意義和價值、轉型現狀、上下游價值鏈等方面進行分析,對冶金礦山數字化轉型所涉及的數字化技術、關鍵業務場景、轉型推進路徑進行闡述。本報告也收錄了部分冶金礦山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希望以此為同行業企業提供轉型參考示范。
報告針對不同場景的需求共性進行分析歸納,重點關注通用性技術領域在5G+工業制造的應用滲透率,相關重點通用技術包括:智能監控、工業機器視覺、工業機器人&AGV、數據采集(工業傳感)等,在目前供應鏈安全較為突出的背景下,報告深度拆解了重點通用技術產業鏈上游,并對相關技術趨勢做出了預判。
白皮書全面展示了“以人為中心”助力全產業鏈與用戶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轉型的理念、路徑和實踐,并通過開放生態建設,共創出行產業新價值。
2050年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占比約10%,2060年占比將達約15%,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納入我國終端能源體系,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帶動形成十萬億級的新興產業。
展望黃金十年,報告指出深度學習平臺將圍繞技術實力、功能體驗、生態模式三個維度演進迭代。以深度學習平臺為牽引的全行業智能化升級拉開帷幕,幫助企業乃至國家在數字社會與智能經濟時代獲得發展先機。
70%的亞洲企業有意投資5G,低于去年的78%。技術提供商應當認識到,盡管5G日益成為主流,但有些企業對5G的接受度可能不升反降。
《2022年中國操作系統發展研究報告》聚焦國產操作系統通用市場,對國產操作系統市場變化、商業模式、成長路徑進行對比分析,詳細解讀操作系統開源模式,對操作系統未來社區與生態做出展望。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建設綠色和諧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當前人類共同面對的緊迫問題。全球范圍已然開啟綠色轉型,向碳中和時代大步邁進。在新形勢與新要求下,推動石油石化行業從粗放發展向智能、綠色和高質量發展轉變,全面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重點任務之一。《綠色可持續 石化新使命——石油石化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白皮書》洞悉行業綠色發展現狀與趨勢,通過場景實踐,利用數字技術,打造石油石化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新生態。
當前中國正由數字時代向數智時代不斷邁進,以數據驅動經濟,數字經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導致企業數據資源積累成指數級增長,伴隨而來的就是對數據計算能力與網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