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achine使得客戶可以在一體化的軟件平臺上對所有控制設備進行編程、調試等工作,可對所有的生產規劃、機器和工藝程序進行優化,為OEM客戶實現更高的工程效率、靈活性以及更短的上市時間提供強有力的自動化平臺。
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OEM業務部高級產品工程師 張英杰
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的快速發展,“智能化”這一概念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如“智能手機”就已經得到了大范圍的普及。同時在工業控制領域,“自動化、智能化”的概念也在得到普遍的認可和快速推廣。在“智能化工廠”實踐中,品類繁多的“智能化”控制軟件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施耐德電氣的SoMachine軟件平臺正是其中之一。
面向OEM的智能軟件平臺
施耐德電氣于2008年正式推出SoMachine軟件平臺,這是一款專門為設備制造商(OEM)提供全面解決方案而開發的一款智能化工業自動化控制軟件,主要針對于中國的OEM客戶。歷經近7年的發展,SoMachine軟件平臺為廣大的中國設備制造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同時也得到了越來越多客戶的接受和認可。施耐德電氣工業事業部OEM業務部高級產品工程師張英杰表示:“SoMachine使得客戶可以在一體化的軟件平臺上對所有控制設備進行編程、調試等工作,可對所有的生產規劃、機器和工藝程序進行優化,為OEM客戶實現更高的工程效率、靈活性以及更短的上市時間提供強有力的自動化平臺。”
2014年4月施耐德電氣根據最新的技術、用戶的體驗及反饋,把SoMachine軟件平臺升級到了V4版本。SoMachine V4軟件平臺同時包含了適用復雜機器開發應用的SoMachine V4.1軟件,以及針對簡單機器使用特點量身打造的SoMachine Basic編程軟件,靈活滿足不同性能機器設備運作的多樣化要求。針對復雜機器應用新推出的SoMachine V4.1軟件設計與時俱進,在SoMachine V3.1基礎上進行了功能的更新升級,提升復雜機器的整體性能:
界面友好、使用簡易:它增強了梯形圖編程功能,并設置了更多的程序模板,可以在各種型號的控制器間進行轉換,建立工程更加便利;OEM用戶無需停機即可在線完成調試,綠色按鈕設計,操作更加快速方便。可視化功能實現遠程操控:SoMachine V4.1軟件整合了WebVisualization功能,無需HMI設備,OEM用戶也可隨時隨地直觀了解機器運行狀況,并且通過蘋果、安卓和window操作系統等智能終端設備,進行機器設備的無線遠程監控、診斷和維護。
此外,集成在SoMachine V4軟件平臺中的SoMachine Basic編程軟件,簡易精巧,尤其適用于簡單機器的制造應用。利用簡單直觀的導航,OEM用戶可以快捷輕松地找到所需信息,極易上手,大大縮減了操作人員培訓的時間和成本。它將助力Modicon M221一體型及書本型可編程控制器的項目開發,提高工作效率。
與之前版本相比,顯然SoMachine V4更為“創新”和“智能”。施耐德電氣創造性地提出解決方案(Solution)這一概念,將目光不僅僅停留在為客戶提供單一的產品上,而是著手為客戶提供全套的解決方案。在此理念的指導下,SoMachine軟件平臺集成了“邏輯控制器”、“運動控制器”、“傳動控制器”以及“HMI控制器”等全套控制單元,使得客戶可以在一體化的軟件平臺上對所有控制設備進行編程、調試等工作。該軟件提供基于IEC61131-3標準的6種編程語言,打破了傳統控制器編程語言比較單一的束縛,更能得到年輕一代具有專業計算機知識的工程師的認可。同時在可視化和易用性以及程序的可讀性上都有良好的表現。
張英杰相信新版本SoMachine軟件平臺的諸多改進和提升將助力中國OEM客戶面對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挑戰:“SoMachine軟件使機器制造廠商能夠用預先編寫好的軟件功能塊設計機器,用一個軟件平臺進行整臺機器的編程。我們的TVDA方案將PLC控制器與其他的工業元器件諸如觸摸屏、伺服系統、變頻器、安全類產品、馬達保護控制器以及傳感器整合成為整體解決方案,使OEM客戶能夠設計出性能更好、成本合理、能耗更低的機器設備,同時減少了機器的上市周期,為客戶搶占市場領導地位提供了契機。采用全新嵌入式特征和功能設計的可擴展高效控制器,幫助OEM客戶提高盈利能力。同時,通過簡化機器的整合與維護,確保出眾的連接性,為機器設備提供卓越的支持,為OEM客戶實現更高的附加值。”
采訪中,他以上海某空壓機設備制造商采用施耐德電氣SoMachine整體解決方案來實現對設備的遠程監控和維護為例做了進一步說明。在該案例中使用了施耐德的TM258控制器、ATV71變頻器、GXO觸摸屏。設備制造商通過以太網對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空壓機設備進行遠程監控和維護。集成以太網端口的M258控制器可以順利的實現以太網通信。通過SoMachine軟件平臺的遠程監控及下載功能,可以輕松實現對分布在全國的終端設備的狀態監控以及程序修改等操作。通過該項功能,為客戶節省了大量的出差費用,而且可以實時響應客戶的需求,掌握設備的實時運轉情況。為客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創造了較高的價值。
施耐德電氣從來都不缺乏創新的精神,在未來我們會致力于自動化軟件平臺的整合,同時提高軟件的開放性。將為客戶提供最大的自由度。靈活性、易用性和獨一性將助力于客戶價值的提升。
面向未來的智能化需求
隨著中國整體經濟、技術實力的提高,“中國制造”的含金量越來越高。中國制造業也必將經歷量變到質變的轉變。在這個進程中,對生產和管理都會起到助力作用的“智能化”軟件必將得到廣泛的推廣,需求也會越來越高。對此,張英杰表示施耐德已經做好了全方位的準備:“目前中國市場上一些具有實力的裝備制造企業已經開始走出國門,努力開拓全球市場。作為一家國際企業以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施耐德將在技術、產品以及方案上為裝備制造商提供最便利的服務和強有力的技術產品支撐。公司未來會將戰略重點放在重點行業的重點大客戶上,通過與大客戶形成戰略合作來創建產品的良好口碑,通過典型案例、典型方案來帶動產品在整個行業和市場上的推廣。”
對于自動化軟件的未來發展趨勢,張英杰認為自動化軟件在未來會變得更加強大:“目前云技術、大數據等新興概念的提出與發展勢必會對未來自動化軟件的創新提供更強有力的技術保障。統一化、標準化也將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各個廠家之間,各個平臺之間的互通互聯將變得更加簡潔和方便。這樣在設計、調試、運行全生命周期中都能得到統一高效的保障。”而面向未來的智能化需求,張英杰表示施耐德也將在產品、技術上不斷創新和提升:“施耐德電氣從來都不缺乏創新的精神,在未來我們會致力于自動化軟件平臺的整合,同時提高軟件的開放性。將為客戶提供最大的自由度。客戶的權限將越來越多,甚至可以在我們的軟件上來進行二次開發。靈活性、易用性和獨一性將助力于客戶價值的提升。”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4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