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機器人部中國區總裁 李剛
ABB機器人在中國最大的成就是通過我們開放的技術和培訓平臺,不僅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本地的工業機器人研發、應用和操作型人才,還積極提高本地工程師們的能動性,拓展新應用,推動工業機器人的發展。
相信每個人都對機器人有過憧憬:也許,你以為他是在好萊塢大片中拯救人類的超級英雄;也許,你認為他們武力超強,無所不能;又或許,你還以為他們生活在外太空的二次元世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數字化制造技術與移動互聯網之間創新融合步伐的不斷加快,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你真的以為機器人還與你遙不可及嗎?
事實上,無論我們是否已經做好準備,在全球制造業領域,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就是,機器人已經走出科幻電影,大步向我們走來,一個有關于機器人的大時代正在悄然臨近……這里的機器人雖然不能說話,不能保衛地球,但是他們卻可以幫助企業實現高效而安全的生產運轉,是產業升級的必須手段之一。
1920年,捷克作家卡雷爾查培克在其劇本《羅薩姆的萬能機器人》中最早提出了工業機器人的構想。那時的他一定想不到,當其筆下的機器人真正被創造和運用到工業生產中時,或將成就遠隔千山萬水的中國實現中國“智”造的夢想。而對于1994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的ABB機器人而言,或許也遠沒有預測到20年后的今天,ABB機器人正在以中國市場裝機總量超過30000臺的數量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中國裝備制造業。
對此,ABB機器人部中國區總裁李剛體會頗深:“ABB機器人進入中國市場的同年,我進入ABB從事汽車工業、機器人及柔性自動化領域的銷售管理工作,自此就再也沒有離開過。”李剛的話語中充滿著回憶的味道:“那時工業機器人在國內的應用剛剛起步, 遠沒有現在的規模。雖然已經預測到工業機器人在中國市場的大發展,卻沒有想到,ABB機器人進入中國20年后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事實上,李剛的“驚訝”代表了最早在中國從事工業機器人工作的一代人的真實想法。那時的機器人在中國還屬于“陽春白雪”,可望不可及,然而,隨著國內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人口紅利消失,之前依賴勞動密集型的低端產業難以為繼,尋求以數字化制造改變制造模式,走智能制造之路迫在眉睫。作為 “中國制造”升級“中國智造”的重要切入點,機器人終于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代。
先驅:深厚積淀,引領市場
時間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東西,它包容一切,卻又默默改變著一切。因此,當時間走到2014年,李剛再次回想起20年前的那個時代,未免有些感慨。
1995年,李剛帶領團隊贏得了ABB機器人部在中國汽車行業的第一單,這一年,在上海大眾全新的桑塔納車型總拼工位上,六臺ABB點焊機器人正式投入使用,同時開啟了ABB機器人在中國的征程。之后,同樣具有開創性的案例開始在中國遍地開花:1997年的第一條摩托車自動化焊接線、1998年的第一條煙草自動化搬運線、2000年的第一條手機自動化組裝和打磨生產線、2002年的第一條機器人自動化沖壓線、2003年的第一條柴油機自動化裝配線、2012年的第一條波紋腹板H型鋼機器人自動化焊接線和2013年的第一條冰淇淋全自動裝箱線等……無數個在中國的“第一次”,清晰地篆刻著ABB機器人在中國這片版圖中所走過的每一個印記。
20年過去了,初入市場時的挑戰早已成為過去式,ABB機器人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先驅者和領導者。那個大紅色的ABB logo,早已伴隨著一個個“手舞足蹈”的機器人遍及中國的各個角落,幫助中國工業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提升安全水平。
創新:融入血脈的DNA
創新之于ABB,有著水乳交融般的和諧。李剛認為,創新更像是融入ABB機器人血脈的DNA。
中國市場瞬息萬變,加之本土企業靈活多變,不斷推出新應用、提出制造工藝新思路,這就促使作為行業技術領導者的ABB機器人必須不斷面對挑戰,突破既有技術,提出創新的應用方案解決本地客戶和市場需求。
李剛笑言:“解決問題的方法總是比問題要多。”他告訴記者,ABB在上海擁有全球兩大機器人研發中心之一。
我們一直不斷加大在機器人研發方面的投入,以期更好地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提升市場競爭力。如今,中國已成為ABB集團重要的機器人研發和生產基地。自2005年以來,上海機器人研發中心取得了重大突破,榮獲了多項研發成就。2009年10月,ABB推出的一款最小工業機器人——IRB120,不僅鞏固了ABB工業機器人在全球的技術領導地位,而且滿足了國內外各行業用戶對高性能機器人日益增長的需求,市場反響熱烈。爾后,ABB成功研制全球最快的碼垛機器人IRB460,以及開門機器人IRB5350、焊接機器人IRB1520ID、上下料機器人IRB1200等,并供貨到全球市場,此五款由中國團隊研發的機器人均保持良好的市場銷售勢頭。
本土化:在中國、為中國
當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之初,似乎全世界都認為他們將憑借技術和管理上的優勢,在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賺得盆滿缽滿。然而,這種美好的想法在日后被證明是“過于樂觀”。跨國公司的先進管理經驗,需要進行本土化的改造,方能在中國市場取得“1+1>2”的效果。這可能是許多跨國企業在中國折戟沉沙、遭遇慘敗后得出的慘烈教訓,也是為數不多取得成功的跨國企業參悟到的一條寶貴經驗。
而ABB機器人無疑是那為數不多的沒有產生“水土不服”的跨國企業,這源于其徹底而成功的本土化改造。IRB120機器人的誕生便是最有力的證明。它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龍”。之所以叫“中國龍”,是因為它是中國的研發團隊從中國市場的需求出發,開發的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核心產品。所以, 對于ABB人來說,IRB120的誕生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它被看作是一種符號,一種成功進行本土化研發的象征。
繼IRB120之后,ABB機器人并沒有停止本土化研發的步伐。作為ABB機器人全球三大研發基地之一的上海康橋機器人研發基地,迄今為止已成功研發五款全新的機器人產品并大量應用。今年9月又推出跨時代產品——雙臂機器人 YuMiTM,這當屬中國研發基地為ABB全球作出的重要貢獻。據悉,ABB90%以上的機器人型號和90%以上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機器人產品都實現了本土化生產。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ABB機器人的本土化并不只體現在產品的本地研發和生產上,還在于其對本土人才的培養。上海研發中心先后和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濟大學等5所中國知名高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共同推動本土化創新,并且對本土行業科研人才進行聯合培養。李剛進一步解釋道:“ABB機器人在中國最大的成就是通過我們開放的技術和培訓平臺,不僅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本地的工業機器人研發、應用和操作型人才,還積極提高本地工程師們的能動性,拓展新應用,推動工業機器人的發展。”
機器人新時代:人機協作
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表示,機器人未來有可能比人聰明。這一預言讓人聯想到科幻電影里機器人統治世界的情節,從而引發了一場“機器換人”的大討論。當各方爭論還在此起彼伏時,ABB機器人早已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4年9月9日,ABB為世界上首臺真正實現人機協作的機器人 YuMiTM揭開面紗。作為一款人性化設計的雙臂機器人, YuMiTM將小件裝配等自動化應用帶入一個全新時代,它既能與人類并肩執行同樣的作業任務,又可確保其周邊區域安全無虞;從機械手表的精密部件到手機、平板電腦以及臺式電腦零件的處理,YuMiTM都能以其精確性輕松應對,甚至連穿針引線都不在話下。
李剛告訴記者, A B B 最初開發YuMiTM是為了滿足電子消費品行業對柔性和靈活制造的需求,未來也將逐漸應用于更多市場領域。 YuMiTM是英文“you”(你)和“me”(我)的簡稱,意味著你和我,攜手開創自動化未來,共同探索無限可能。
由此可見,一個機器與人“和平共處”的時代已經到來。
ABB機器人部中國區總裁 李剛
采訪的最后,李剛還與記者分享了ABB機器人未來的發展規劃:“機器人的第三時代——協作時代已經來臨,所以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推進機器人與人類的協作。去年ABB機器人開始換顏色計劃,將舊有的代表‘危險設備’的橙色外觀換為石墨白。在取消警示意味顏色的同時,也表示我們的機器人能與人類安全共處、緊密協作,成為友好的合作伙伴。其次,我們在機器人傳統應用領域(如汽車、金屬加工等)和新應用(如食品飲料、塑料橡膠、金屬加工等行業)會繼續耕耘,延續我們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柔性、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的服務宗旨。我們還計劃建立區域性機器人應用中心和推廣團隊,加快對本地市場的響應速度;并進一步發展服務業務,幫助提高機器人系統的性能表現和設備壽命,實現可持續發展。”
領導者企業沒有參考目標,他們的進步只能靠自己。ABB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廠商,沒有經驗可循,沒有前車可鑒,他們憑借著自身的絕對實力和扎根中國市場的信心和決心,毅然在復雜的中國市場走出了一條獨特而科學的發展之路。而這樣的路徑,或許會成為未來無數機器人廠商效仿的模式,也將成為其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最關鍵的根基。正如李剛所言,作為截至目前唯一一家在中國打造工業機器人研發、生產、銷售、工程、系統集成和服務全產業鏈的跨國企業,ABB不是簡單地將工業機器人視為一種產品,而是作為提高中國生產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有效手段,最終能夠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助力。
摘自《自動化博覽》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