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戰略運作總監 崔麗麗
1946年, Erwin Sick博士正式創辦SICK。70年來,這家全球知名的德國企業始終專注于傳感器領域,憑借強大的創新能力一直走在傳感器技術發展的最前沿,成為全球傳感器市場的領頭羊。當前,工業4.0、物聯網、互聯網+等概念引發的制造業智能化浪潮,給傳感器市場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新的形勢,SICK將如何保持領先優勢?本刊記者特別采訪了廣州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戰略運作總監崔麗麗,傾聽她對于傳感器產品、技術以及未來市場發展的解讀。
傳感器行業領頭羊
歷經70年發展, SICK已在全球建立了超過50個子公司和眾多的銷售機構,雇員總數超過7,400人,2015年銷售業績達12.68億歐元。在中國市場,SICK也同樣以優異的業績成為傳感器市場的翹楚。廣州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為SICK在亞洲的重要分支機構之一。歷經多年的發展與積累,SICK在中國傳感器市場保持高速增長,產品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包括包裝、食品飲料、機床、汽車、物流、機場、電子、紡織等行業。目前已在廣州、上海、北京、青島、南京、香港等地設有分支機構,并形成了輻射全國各主要區域的機構體系和業務網絡。
談及SICK在市場取得成功的原因,崔麗麗認為SICK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大方面:一是強大的品牌影響力。SICK70年專注于傳感器領域,其獨立、創新、領先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備受用戶認可;二是領先的技術創新。從1950年的第一個適用于實際使用的光電開關問世,到世界第一臺高速高性能3D視覺傳感器,作為業界市場的領導者,SICK一直在不斷創新,為客戶提供一系列產品解決方案,以滿足更安全、更快捷、更經濟的生產目的;三是豐富的產品線。據崔麗麗介紹,SICK擁有涉獵廣泛的產品線,為工廠自動化、物流自動化和過程自動化提供智能傳感器和整體解決方案。產品涵蓋:工業傳感器(光電傳感器、標識傳感器、接近傳感器、磁性氣缸傳感器、測量光幕),工業安全防護系統(安全光幕、安全激光掃描儀、安全門開關、安全控制器、安全繼電器),運動控制傳感器(增量型旋轉編碼器、單圈絕對值旋轉編碼器、多圈絕對值旋轉編碼器、拉線式編碼器和伺服反饋系統),識別與測量(一維和二維條碼閱讀器、RFID讀寫器、機器視覺、激光測距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激光掃描器),過程儀表傳感器與三維成像(壓力變送器/開關、液位計/開關、流量傳感器、散料流量檢測系統、溫度傳感器,室內型工業三維相機和戶外型三維防撞系統)。
“與同行相比,SICK擁有更為寬廣的產品線,這意味著SICK產品涉足的領域非常廣泛,使得我們在市場整體下滑的時候能夠更有效規避風險,繼續保持高速的市場增長?!贝摞慃惐硎?。
開拓新型業務模式
近年來,中國制造業對于自動化的需求在不斷提升,對于傳感器產品同樣如是。對此,崔麗麗分析認為:“由于用戶對于提升生產效率和有效降低成本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使得他們更需要專業的傳感器廠商為他們提供量身定制的解決方案以及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比绾螒獙ξ磥硎袌鲂枨蟮淖兓看摞慃惐硎荆骸俺水a品、技術的創新,在市場開拓方面,SICK也不斷致力于商業模式的摸索和創新?!?/p>
據其介紹,近兩年,SICK已經從一個單純的產品供應商,發展成為三大業務模式:一是提供范圍廣泛的標準產品;二是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根據某一特定行業的應用需求,將相關產品線集成為一個系統,為用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從而降低客戶集成的時間以及人力投入;三是為用戶提供專業服務。將行業細分,在汽車、電子、機械裝備、物流、消費品、包裝等重點應用行業,SICK均配備了專門的行業銷售及服務團隊,為用戶提供售前售后、安全檢查等服務,一方面深入挖掘行業市場需求,深入了解行業知識,從而更了解客戶需求,有助于新產品的研發,另一方面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更專業、更有針對性的產品或服務方案。
據崔麗麗透露,近兩年,SICK系統和服務兩大業務模式業績增長顯著, 在公司整體業績中的占比也逐步加大。
發力智能制造
當前,以“工業4.0”為代表的智能制造發展潮流正在席卷全球。2015年,《中國制造2025》成為國家戰略,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為主線,以推動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重塑我國制造業的競爭優勢。隨著智能制造戰略的推進,中國制造企業對智能制造設備的需求日漸上升。相關產業各大廠商嗅到這一商機,紛紛加大智能制造市場的布局力度。
對此,崔麗麗表示,作為業界最早致力智能傳感器產品研發的企業,SICK早在2004年就將企業品牌logo由SICK轉變為SICKSensor Intelligence,將智能化設定為今后產品研發乃至于企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更于2016年專門設立了戰略運作部,專注于智能制造戰略的推進。
在崔麗麗看來,智能制造是自動化企業未來發展的最大契機,而傳感器正是實現智能制造的基石:“智能制造主要是利用信息系統將生產過程中的供應、制造等環節數據化,方便對生產過程進行管理、分析和提升,以此提高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在生產的過程中,傳感器是實現數據采集的最基礎元器件,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p>
正是基于前瞻性的眼光,SICK近年來一直致力于智能傳感器的開發。據崔麗麗介紹,SICK已推出了多款智能傳感器產品,推動傳感器產品向智能化、網絡化和數字化發展,如在傳感器產品中增加可直接連接MES、ERP系統的功能接口,從而使得用戶的生產數據不但可用于生產制造,還可直接用于企業管理,從而優化資源利用率,提升效率,增強企業競爭力。
談及傳感器技術的未來發展,崔麗麗表示:“雖然智能傳感器是未來發展的大勢所趨,但對于當前的中國市場來說,制造企業因為自動化基礎水平的參差不齊,對于傳感器產品的需求仍是多元化的,因此,要支持國內工業的發展,傳感器企業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大上’,SICK將緊隨用戶的多元化需求,提供最適合中國用戶的多維度的、最適用的傳感器產品,從而幫助中國用戶向智能制造邁進?!?/p>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6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