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市場總監 崔麗麗
歷經多年發展積累,西克中國已成為極具影響力的智能傳感器解決方案供應商,其產品和技術涵蓋了工廠自動化、物流自動化、過程自動化三大領域,十幾個行業及三十多個細分領域,這為西克應對市場變化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西克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機器人和AGV小車所需的所有傳感器方案的供應商,包括導引、機器視覺,到運動控制、安全防護等。本期記者采訪了廣州市西克傳感器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崔麗麗,傾聽西克對于傳感器產品及市場未來發展的獨到解讀。
自動化博覽:2016年西克傳感器業務的發展情況如何?傳感器產品的核心競爭力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崔麗麗:近幾年,雖然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但2016年西克在中國市場仍保持了兩位數增長。這受益于“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提出,也與西克前瞻性的戰略布局關系密切, 同時還要歸功于西克完整的產品覆蓋和眾多細分領域中的明星產品,這也是西克的核心優勢之一。
2016年增速最快的是智能裝備和智能物流行業。網購的持續升溫,推動了物流行業的發展,從而催生了包裹分揀自動化系統的需求。大型物流企業為提高自動化的程度,在裝備設備上的投入非常大,而西克用于自動化識別的條碼和RFID無線射頻識別系統,以及用于高度、形狀、體積測量的激光測量系統等深受用戶喜愛。
自動化博覽:您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國傳感器市場?
崔麗麗:雖然國內制造業近年來持續低迷,但某些細分市場仍不乏亮點,如食品飲料、包裝、醫藥等與民生相關的行業,即使在金融危機最嚴峻的時候也依然穩定增長。它們也是西克的主打市場。而汽車、高端機床與機器人是目前西克看好的市場。特別是高端的數控機床與機器人,已經成為《中國制造2025》確定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諸多公司都在該領域積極布局搶占市場。
而相比之下,低端機床的發展要慘淡很多。一方面,隨著國內制造業水平不斷提高,以低價制勝的低端競爭模式正逐漸消失,智能轉型首先要淘汰落后的產品,這樣才能催生新的高端技術,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另一方面,傳感器技術的發展也會延伸出一些新的應用。現在傳感器已不僅僅應用在現場層,控制層之間生產資料的采集傳輸,比如條碼的追溯系統也會應用到MES生產制造執行層,或者智能傳感器把現場設備的狀態信息直接連接到以太網或云端,從而進行設備的預維護、預檢測。據悉,智能傳感器對設備生命周期預維護的方案目前已經得到很多企業的認可,可能會成為未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自動化博覽:近年來用戶需求正在發生哪些變化?對此,西克將如何布局?
崔麗麗:工業4.0時代客戶的個性化定制需求不斷增多。面對千變萬化的的需求,西克不但有豐富的標準產品,也有完善的體系能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系統。2012年,西克對業務架構進行了梳理與調整,從以產品為主的業務模式,改變為產品、系統、服務三大業務并重的業務體系。每個業務對應相應的部門,根據行業客戶的需求,可以快速做出匹配,為客戶提供系統解決方案,甚至提供定制化的服務。隨著非標定制化需求的增多,西克在國內建立了技術工程部,以更好地滿足客戶對于定制化的需求。這些系統解決方案都基于傳感器而設計,比如不規則零部件的3D視覺抓取系統、生產線的整體安全解決方案等。在產品、系統、服務這三大業務體系中,系統的占比正在不斷增加,而這將成為西克未來業務的增長點。
自動化博覽:請介紹一款西克具有代表性的產品,其創新性和智能化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崔麗麗:基于我們對“未來工業世界”前瞻性的理解,SICK不再僅僅著眼于“傳感器”本身。SICK目前推出的集合了“硬件“和”軟件”的開放式平臺 “AppSpac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準確地說,基于可編程的智能傳感器, “AppSpace”創造了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所有的系統集成商及OEM客戶, 都可以自由地在這個平臺上開發屬于他們自己的軟件系統和應用來滿足客戶千變萬化的應用需求. 其靈活的平臺結構和可編程的傳感器能夠創造可用于“云服務”的數據,確保客戶在“質量檢測,跟蹤追溯及預防型維護”等多方面得到最優支持。
自動化博覽:對于傳感器技術與應用的未來發展趨勢您如何看?西克未來傳感器產品將在哪些方面有所創新和提升?
崔麗麗:跟隨“工業4.0”的技術浪潮,傳統的工業制造自動化層級將會改變。軟件不再僅僅依托計算機/控制器,而是會更多地轉移到設備中。由此,傳感器會比之前擁有更強的計算能力和可編程能力。而且這些具備更強大智能功能的傳感器會直接或間接通過傳感器集成器和云端直接交互對話。以智能傳感器為基礎,西克會不遺余力地為智能傳感器創造和開發智能的數據傳輸、連接和應用平臺,并對這些智慧的數據進行創造價值的分析和應用,從而推動整個工業增值鏈的未來發展。
基于整體市場的現狀, 未來SICK傳感器的研發方向主要是以下兩點:
第一,更靈活的接口。傳感器不僅要能夠在控制器層通信,而且能實現更高數據層的通信。附加的數據或軟件系統接口讓傳感器可以執行新的分析任務及新的功能。這些能力可提高生產的靈活性、質量、效率和透明度,徹底地改變工業金字塔結構。
第二,更智能的功能。智能傳感器提供的數據越緊湊、越實用,整個系統利用數據源的效率也將越高,分析結果也越準確。在內部對數據直接進行預處理、壓縮和濾波的智能傳感器將完美匹配工業4.0的要求。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7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