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邦納工程國際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王永貞
美國邦納52年來在傳感自動化領域專注投入、深入研究和不斷創新,成為全球傳感器自動化領域的杰出代表之一。2018年是邦納扎根中國的第16年,16年來,邦納從零開始,以傳感器優勢布局市場,快速成長為中國制造業在傳感自動化領域的緊密伙伴之一。
美國邦納工程國際有限公司產品經理王永貞告訴記者:“2017年以來,邦納中國積極投身于《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浪潮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營銷業績、新產品研發、行業解決方案、市場拓展等眾多領域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得到快速發展,邁上新臺階,為在中國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夯實了基礎。”
創新研發產品
據王永貞介紹,2017年,邦納公司傳感器業務取得了大幅增長,在鋰電池、智能手機、汽車、物流、橡膠輪胎、陶瓷等行業均取得了不俗的業績,為客戶帶來高附加值的解決方案,并收獲了豐碩的訂單。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手機行業,邦納成功拓展了眾多頂級客戶,為客戶提供了測量檢測、機器安全、視覺檢測、照明指示等應用方案,從而助力邦納的業務呈迅速增長;在鋰電池和OLED行業,邦納為客戶量身定制了測量和檢測方案,得到了客戶的高度認可。
在王永貞的眼中,作為產品驅動型的公司,專注創新研發,提高產品競爭力,才能在市場中不斷保持前行,并贏得長遠發展。邦納擁有強大的產品研發團隊,始終致力于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近年來,邦納持續發布了眾多集成IO-Link接口的智能傳感器,集IO-Link系統具備的多重優點,包括標準化和減少布線,提高數據可用性,遠程配置和監視,簡單設備更換以及高級診斷等特點。面向未來智慧工廠的邦納智能傳感器,采集驅動工業物聯網的大數據,為智慧工廠的運營提供先進決策基礎。除此之外,邦納還推出了具備無線輸出系統功能的產品,從而滿足智能制造、物聯網條件下對傳感器提出的新需求。
在2017年,秉承“永遠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經營理念,邦納在中國累計發布了超過30款的創新產品,王永貞透露:“這些創新產品包括最新一代500萬像素VE系列機器視覺系統、集成IO-Link通信方式的多款邦納智能傳感器如Q4X、LE系列,一燈多用高防護IP69K的WLS27多色照明指示燈,WLS15系列高性價比工業LED照明燈,第二代K30、K50高防護等級觸摸按鈕燈,全新長距離LTF系列激光傳感器和第二代兩片式高速高精度測量光幕,工業物聯網應用的SureCross Q120無線按鈕控制盒、無線振動/溫度傳感器和DXM100/150工業無線控制器等。”
智能傳感器順應市場需求工業
傳感器作為機器設備的“五官”,承擔著感知并獲取一切信息數據的使命,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和起點,因而在實現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智能制造的發展激發了傳感器新一輪快速增長的需求,工業用戶也越來越傾向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網絡化、多功能的傳感器。目前智能傳感器是國際上傳感器研究的熱點。王永貞告訴記者:“為迎接‘工業4.0’、《中國制造2025》大環境的機遇與挑戰,邦納推出了適應當前市場和未來發展的高度智能化、網絡化的產品,例如集成Profinet、EtherNet/IP 、Modbus/TCP接口的iVu機器視覺產品,集成IO-Link的QS18 COD透明物體檢測傳
感器、DF-G光纖放大器、LE250/550激光測距產品和測量光幕,集成Modbus總線的K50指示燈系列和Pick-to-light拾取產品系列,集成Profibus、CANopen、DeviceNet、EtherCAT的編碼器產品,集成無線傳輸功能的TL70塔燈列等產品。”
談及當前人工智能對傳感器市場的影響和發展,王永貞強調,人工智能自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人工智能目前正在為社會的方方面面帶來革新。比如,用于分析各種來源的大量數據,可以識別各種模式,提供交互式理解,并進行智能預測。人工智能的技術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包括數據運算能力、解決方案以及硬件。人工智能的硬件主要是芯片和傳感器,芯片相當于大腦,傳感器相當于感官。傳感器除了讓機器感知外界之外,更重要的是收集數據,是人工智能與萬物建立聯系的必要條件。
人工智能的發展也對傳感器提出了新的需求,強調傳感器技術朝向智能化、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的方向發展。智能傳感器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的能力,是傳感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MEMS傳感器是目前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傳感器。正如王永貞多次強調,人工智能態勢下,集成化的程度越高,傳感器智能化的程度就越高。要實現智能制造,勢必需要更加網絡化、集成化的傳感器。
展望未來的市場,邦納深知機遇與挑戰并存。王永貞充滿自信地說:“2018年,邦納公司會繼續加大對智能傳感器的研究和開發,將發布更多高度智能化,集成更多網絡接口的傳感器,以實現網絡互聯與智能控制,從而持續為更多的行業和客戶提供專業、領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8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