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PLCopen中國組織彭瑜
工業軟件的門類繁多,從其用途來分大體可分為:自動化類,MES/生產調度類,ERP類,PLM類和各種設計類(CAD、CAE、CAM等和工程仿真)的軟件。
目前一般認為國內的工業軟件市場是發達國家高端軟件產品的一統天下,或者說這些軟件一旦斷供,將會極大地影響我國工業的正常發展。從總體上看,這些門類的工業軟件我國不是沒有,但大都處于中低端的位置。如果我們能深入了解市場的變化,我們的認識或許會發生一些變化。
我只能從我熟悉的自動化類工業軟件來分析。一個由DCS/PLC構成的工程控制系統,其中用到的軟件有:實時操作系統(如VxWorks、Windows NT、InTime、QNX等,一般來講其功能對用戶是隱藏的);編程組態軟件包(現在很多都基于IEC61131-3工控編程語言的國際標準);圖形組態軟件包(包括流程圖形顯示、報警、歷史數據記錄功能等),也有人稱之為SCADA軟件或HMI軟件;控制工程項目開發管理軟件;DCS/PLC組成網絡用的通信組態軟件;如果還要用于運動控制的話,還要有專門的運動控制系統開發的軟件包。此外,工業自動化用嵌入式軟件包括實時操作系統、開發工具軟件以及軟件編排和部署軟件等。
在以上列舉的軟件中,國內可以拿得出手的或許只有HMI/SCADA這一類。我們不但有中低端的圖形組態軟件,而且也有高端的SCADA軟件以及與之配套的工業數據庫。在世界高端SCADA軟件中,亞控科技的KingSCADA居于第7位;在世界的工業數據庫軟件中,KingHistorian居于第8位。目前亞控科技已成為中國自動化市場上這類軟件占有率最高的企業,為全球6萬余家企業提供軟件授權服務,并廣泛應用于我國的30萬個大小工程中。根據美國ARC咨詢集團的報告,2018年,亞控科技終于在HMI軟件的國內市場上超越歐、美、法企業,在國內監控軟件市場上占據第一的寶座。
至于其它軟件與國外工業軟件相比,就乏善可陳了。差距在什么地方呢?首當其沖的應該是商品化程度差。一個優秀的工業軟件其商品化的標志是通用和長期有質量的服務,針對同類型的應用要求,用戶不必編代碼,只要組態、設置相關參數和調用適當的功能塊就可以完成自己工程項目的軟件。這是需要完整的總體規劃、嚴格的軟件工程、諳熟的編程技巧、嚴謹的測試檢驗和長期的積累升級,以及一以貫之的客戶服務,才可能成就一個成熟的軟件。舉例而言,最近一個比較火的國產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SylixOS,其IDE是在開源Eclipse的基礎上改的,OK(open kernel)也是基于RT-Linux,雖然一些用戶對其頗有好評,但因為庫還缺少很多功能,用起來就不那么順手了。用過的人說一用就知道這是國內的軟件。
其次,我們缺乏良性循環的工業軟件發展環境。全社會對知識產權的尊重和敬畏,是形成健康的軟件發展環境的基礎。如果只想一點力氣不花,一分錢不出,就能使用軟件,或是盜版或是“破譯”,即使國家有相當的投資,在這樣的氛圍下也很少有人愿意長期去開發和維護軟件,那么我國的工業軟件會永遠處于落后狀態。筆者就知道有些公司開發了基于IEC61131-3的DCS/PLC編程軟件平臺,即使越來越成熟,也只愿意自己使用,而不愿意將其轉換為商品化的軟件。類似的,有的公司獲得了國家的科研經費,開發了同類型的軟件,而且還通過了符合國際標準的測試,通過了科研驗收,最后也不過束之高閣,沒有變成商品化的軟件為公眾服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懷疑我國工業軟件的盈利能力。
前面提到的亞控科技成立于1995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在沒有國家任何投資、依靠自身的積累和堅持不懈,已經在工業監控軟件、全組態方式的MES和APS平臺軟件方面站穩了腳跟,僅KingFusion2019年的銷售額有望達到5000萬元。最近又推出了自主研發的工業互聯網平臺WellinCloud,將產品線擴展到云、邊、端三層,成為擁有“終端連接+邊緣計算+云端存儲+大數據分析+應用服務”等端到云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商。該平臺采用完全配置化模式,讓大量無編程基礎而又深懂業務的企業內工程師可以量身定制工業APP。他們的成功經驗啟示我們,在國內這片工業軟件發展的熱土上,還是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的。
摘自《自動化博覽》2019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