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工業自動化的一種典型應用,PLC最初是作為取代繼電器線路、進行順序控制為主而產生的,后來PLC廠家逐步增加了模擬量運算、PID功能以及更可靠的工業抗干擾技術等功能,并隨著網絡化的需求增加了各種通信接口,同時伴隨著現場總線技術和以太網技術的發展,PLC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
水利部機電研究所工控網絡安全測評中心技術部長饒志波
本土PLC發展現狀
當前PLC技術的應用范圍,幾乎涵蓋了所有工業行業。然而,目前在我國PLC應用市場中,95%以上被國外產品占領,本土企業處于劣勢。這主要是因為在我國自控產業鏈的兩頭——底層的現場儀表(尤其是變送器和執行機構)、上層的綜合自動化軟件基礎最為薄弱。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智能變送器只占國內市場的9%。頂層綜合控制軟件能力弱,一方面是因為工控企業對用戶的工藝特征理解不深刻,經驗積累不足,從而制約了頂層集成能力和快速進入細分市場的能力(工控企業受制于國家關于設計企業資質門檻的規定也是一方面原因)。此外用戶市場對本國工控技術、產品的不認同,也制約了自主研發的工控產品實踐提高的機會。基于上述原因,國產控制系統難以進入重大工程的關鍵、核心、主體裝備,這一市場的大部分仍被國外工控系統壟斷。尤其用于廣大離散型工廠自動化的PLC系統,情況不容樂觀。
PLC具有眾多優點,如功能齊全并不斷提升;應用上靈活簡便、維護方便;不斷提高可靠性和抗干擾能力;價格便宜等,這些優點是PLC產品能夠持久占有市場的根本原因。PLC之所以能夠在眾多的IT產品競爭中長盛不衰,主要還是因為其可靠的穩定性。國內制造商們在追求成本的同時,也要保持品質的優良和穩定性這兩個基本條件,除此以外,本土PLC制造商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面對工業自動化和OEM的逐漸發展、PLC的應用和技術需求越來越多的現狀,通用性PLC產品已經難以滿足多樣化的客戶需求,OEM客戶已經不僅僅關注PLC產品的成本和價格,更注重其企業形象、PLC與自身核心技術的完美融合,因此PLC定制化會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各PLC廠家的市場需求中。同時用戶對PLC網絡化的需求也愈發旺盛。隨著智能制造的發展,大大推動傳統自動化與網絡技術的密切結合。在現有的傳統應用上,隨著智能工廠以及物聯網的發展,工廠設備聯控、PLC與上位機及其他智能產品的數據交互、大數據應用等領域,對PLC的技術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是新的機遇同時也是極大的挑戰。這要求PLC產品在維持高性價比的前提下,具備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穩定可靠,并且能夠簡便地接入各種網絡,充分發揮PLC產品在數據采集、數據交互方面的作用。
在服務方面,國內PLC制造商需要根據用戶的要求量身定做,實現專門化的服務策略。對于用戶來說,需求具有差異性,特別是裝備制造商,對電控的成本尤為重視,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量身定做,不僅可以降低產品成本,也可以讓用戶感受到獨有的服務。而在售前服務方面,本土制造商可以對用戶的PLC、人機界面、變頻器乃至低壓電器進行全方位的咨詢和配套服務,提供一體化的產品和一站式的服務,發揮自己的本土優勢。
PLC未來技術趨勢
隨著IT與OT技術的融合發展,工業物聯網已成為大勢所趨,未來PLC通信和物聯網的相關技術將備受歡迎。通常的PLC控制器通信含有PLC控制器間的通信及PLC控制器與其它智能設備間的通信。隨著工控自動化的發展,各PLC控制器廠商都十分重視PLC控制器的通信功能,紛紛推出各自的網絡系統,新的PLC控制器都具有通信接口,通信非常方便。微型化、集成度會越來越高,隨著市場對微型、集成度的要求,PLC技術更多的集成到工業、汽車、通訊等產品當中。PLC產品的特性是控制和數據處理,在滿足功能的同時,工藝上的要求也更加精細化。隨著智能工廠以及物聯網的發展,工廠設備聯控、PLC與上位機及其他智能產品的數據交互、大數據應用等領域,對PLC的技術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這是新的機遇同時也是極大的挑戰。這要求PLC產品在維持高性價比的前提下,具備超強的環境適應能力、穩定可靠,并且能夠簡便地接入各種網絡,充分發揮PLC產品在數據采集、數據交互方面的作用。
人工智能是一門極富挑戰性的科學,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必須懂得計算機知識、心理學和哲學。人工智能是內涵十分廣泛的科學,它有不同的領域組成,如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總的來說,人工智能研究的一個主要目標是使機器能夠勝任一些通常需要人類智能才能完成的復雜工作。但不同時代不同的人對這種復雜的工作理解是不同的,當前我們說兩化融合,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其中就包含了PLC和AI的融合,當前看似涇渭分明的技術隨著科技的進步,必將逐步融合。PLC有集中控制和分布式控制,AI也有集中的大數據智能分析信息平臺和分布式的智能化產品。智能PLC技術也會得到進一步應用,隨著AI技術的發展,更多的產品被賦予智能功能,PLC也不例外。如應用在工控的PLC的智能I/O模塊和汽車上的智能溫度控制模塊等,未來智能PLC技術還將有更多的應用場景。
PLC作為工業自動化的核心產品,從誕生那天起就是為了解放勞動力、發展生產力,穩定性是PLC乃至整個工控界首要的原則。因此,在安全防護方面或多或少都會做出犧牲。上個世紀,PLC的安全問題沒有得到太大重視,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PLC的通訊方式逐漸網絡化,安全問題應運而生,而解決這些安全問題就顯得迫在眉睫。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從根源上去解決漏洞——升級固件,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現實的。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做好控制器的安全防護,從邊界防護入手,安裝工業網絡安全防火墻、工業隔離網閘;從通訊內部入手,安裝工控網絡監測審計系統、工控入侵檢測系統;從管理源頭入手,安裝工控主機衛士、態勢感知系統。目前對工控網絡以及PLC通訊網絡的安全防護,這基本算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解決方案。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PLC技術并不存在瓶頸。當前PLC技術正在由封閉走向開放,在硬件設計和軟件平臺上大量采用通用技術和標準化技術,使得PLC的設計和開發不再存在技術壁壘。這為后來者提供了開放的技術平臺,降低了進入門檻。中國PLC市場的高速增長,為國產PLC產業化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基礎。其實,PLC產業難題在于如何解決規模化生產和市場現狀的問題。我認為,當前PLC產業需要集中力量做好出路、研發、制造與應用四個方面,形成產業鏈,以突破當前的現狀。國產PLC產業化的外部環境越來越成熟,在市場需求、技術水平和生產工藝等方面,我國企業已經完全具備規模化生產PLC的條件。
摘自《自動化博覽》2020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