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大清同治年間,維爾納•馮•西門子先生將他的起家產品指針式電報機帶到了中國,這是中國的第一臺指針式電報機,同時,也是西門子與中國的第一次結緣。
西門子東北亞區工業業務領域總裁、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 吳和樂博士
在這之后的139年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歷練,西門子與中國的關系更為緊密。從解放前為北京提供第一輛有軌電車,到積極參與中國改革開放進程,在中國建立多家合資公司,并在上海完成磁懸浮項目,再到2008年的奧運會和2010年的世博會……她不僅是中國取得翻天覆地變化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就像西門子東北亞區工業業務領域總裁、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吳和樂所說的那樣:“無論是我還是西門子,都把中國當作我們的第二個家。”
融入中國 助推中國
沒有人會懷疑這句話的誠意。
事實上,139年來,西門子已經逐漸融入到中國發展的大環境中。目前,西門子在中國已經擁有25000余名員工,建立了16個研發中心,69家運營企業和64個地區辦事處,足跡遍布中國各地,尤其是在如中國三峽、京津高鐵、中石化青島煉油、上海世博會等有關國計民生的重點項目中都能看到西門子的身影。西門子以其先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展,影響著13億人的生活;同時,在中國經濟變革中,西門子抓住機遇,實現了自身的發展壯大,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據悉,在2010財年,西門子在中國總營收達到了55億歐元(不包括歐司朗和西門子IT解決方案和服務集團)。
西門子已經緊緊地同中國站在了一起。
2011年6月28日,西門子與中國發改委在德國柏林簽署延續全面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在這一全面合作框架下,西門子承諾將繼續支持中國的中西部開發戰略,與中國優秀企業共同開拓國際市場以推進“走出去”戰略,并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緊隨其后,2011年10月17日,西門子與成都高新區簽署協議,計劃在成都建立西門子第三大工業自動化產品研發中心,該中心投產后將服務于全球客戶。
吳和樂告訴記者:“1985年西門子是第一家與中國開展全方位合作的跨國公司,并簽署了諒解備忘錄,這一次諒解備忘錄的延續將進一步加強西門子與中國的合作。西門子承諾將積極響應中國政府的政策,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而選擇在成都建立全球第三大工業自動化產品研發中心,正是對這一諒解備忘錄的踐行,也是西門子對中國開發西部政策的支持。”
吳和樂進一步表示,這不是在中國的局部戰略,而是西門子在全球的戰略布局,這工廠面對的不僅僅是中國市場,而是全球市場,并且是西門子著力未來數十年甚至更遠的發展規劃。“成都基地”投產運營后,將在優先滿足國內需求的基礎上,實現大約30%的出口,最終目標是建成西門子數字化工廠在中國的標桿。
重整架構 深耕行業及服務市場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自動化市場早已不再是那個憑借優質的產品就能夠高枕無憂的時代,從“以產品為導向”轉向“以市場為導向”已經逐漸成為近年來工業自動化企業的戰略轉型主題。無論你擁有多么卓越的產品,如果你缺少對行業趨勢、工藝等的了解,恐怕很難贏得客戶的信賴。同樣,在深耕行業市場的同時,服務市場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2010年,全球服務市場總量為960億歐元,而到2016年將增至1260億歐元,年增長率超過5%。
在快速變革的經濟環境中,成功者與平庸者的區別往往在于對未來的洞察和響應。
當各家企業開始意識到上述趨勢,并逐漸著手通過各種手段加強服務和深耕行業能力的時候,西門子早已在整個全球集團架構上做出了相應調整,遠遠走在了業界的前面。2011年10月1日起,西門子工業業務領域開始實施新的組織架構,調整后的工業業務領域由工業自動化、驅動技術和客戶服務三個業務集團以及由業務領域直接領導的冶金技術部組成,重點突出服務和行業的重要性。
吳和樂告訴記者,西門子此次的組織架構調整,主要針對行業和服務市場。針對行業市場,西門子會把具有技術專長的人才匯聚到一個組織結構內,實現產品、系統、解決方案的業務整合,為化工、制藥、機械工程、汽車制造等高速增長的行業提供一站式的高效服務;針對服務市場,我們認為不管客戶選用的是驅動產品還是工業自動化產品,對于西門子而言所面臨的客戶都是同一個群體。通過統一的客戶服務部門,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統一的服務窗口,通過以技術為基礎的服務為客戶帶來更多的附加值。
其實,無論是對行業的深耕,還是服務的加強,這些都是以西門子成熟的自動化技術產品為基礎的,同時也是對這些優勢的再次利用。吳和樂表示:“新的組織架構與西門子加強工業自動化、工業軟件、驅動技術和服務的發展戰略完全吻合。西門子加強并整合其自身優勢,通過高效、一站式服務的產品組合,更好地服務于快速發展的行業與服務市場。”
對于1996年就加入西門子的吳和樂來說,他已經在西門子度過了人生的15個年頭,期間他做過銷售、市場、研發等多項工作,2010年9月,他正式擔任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東北亞區工業業務領域總裁的職務,同時,這也是他第三次來到中國。當記者問到他最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內為西門子帶來什么的時候,他說:“我希望在我的任期內,我所管轄的地區可以成為西門子全球客戶服務做的最好的一個區域,如果能夠真正貼近客戶,了解他們的需求,那么其它一切也就會變得水到渠成。因為其它的一切,諸如產品創新、完善管理體系等都會在為客戶服務的過程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