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沿用多年的職稱評定制度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近年來事業單位用人制度改革愈加深入,人才流動機制越來越靈活,職稱評定制度的改革實際上已經迫在眉睫。隨著中國加入WTO,職稱改革必然要與國際接軌,推進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是中國工程師與國際接軌和實現職業化的必經之路。這不但可以提高工程技術人員的職業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也有利于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的國際互認。
為了配合國家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加快工程技術人員專業技術職稱的資格認證社會化和國際化(即國際互認)的工作,中國自動化學會與國家人事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共同簽署協議,在全國范圍內聯合開展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此項工作得到了中國科協的大力支持、并對中國自動化學會作了專門的批復。
2004年10月26日,全國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辦公室成立大會在北京科技大學召開。會上,戴汝為理事長對此事表示了極大的支持。他談到:“以前學會主要從事一些學術交流、科普性的活動,現在我們有人力上的資源,學會的工作與以往也有所不同,這件事由學會來做是很合適的,并且只能做好不能做壞,要有一定的水平,這對于我國工程技術人員素質水平的提高,以及規范自動化行業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會后本站記者就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的開展和前景采訪了孫柏林和馬正午兩位專家。
學會理事長戴汝為院士 孫柏林和馬正午兩位專家接受采訪
控制網:請問兩位專家如何看待此次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
答:這件事在我們國家來講,是一種開放性的工作,就是把人才的任職資格認證,由過去的單位評定轉化為由社會認證,而社會認證需要由權威機構來實現,在我國自動化領域,該機構就是中國自動化學會,這是符合國際慣例的。正如中國科協批復的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必須同“國際接軌”,就是這個道理。今年國家召開了一次中央人才會議,核心想法是改革中國的人才職稱評定制度。怎么改?就是要進行專業技術職稱資格認證,這樣的做法是國際通行的,所以人事部有關部門也希望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來做此事,利用學會已有的國際交往渠道,與全世界有關國家逐步做到工程師資格互認。我們曾與香港、歐洲、加拿大等工程師學會(協會)都作了一些聯絡,他們也有意向與我們在工程師資格方面進行資格互認工作。目前我國的現狀是,國外認證的工程師在國內直接獲得承認,中國的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到外國則不被承認,需要重新申請重新考核和考試,這樣的做法很顯然是不平等的,過去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國際互認達成前,國外的技術人員在中國從事工程技術工作,應該通過中國有關部門的資格認證,才是合乎國情的。而這種工作,國家行政部門是做不了的,它只能找一個公正的學術團體來負責此事。這是一件創新的事情,如何執行?標準是什么?大家都沒有經驗。中國自動化學會在社會上權威性很高,在學術上能做到公平、公正,因此在承擔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方面應該有資格。這件事的籌備進展很快,2005年在經過試點成功后,即將向全國推廣。
控制網:怎樣看待“先試點,后推廣”的安排?
答:肯定要試點,因為這是一個創新的事情。所謂試點是兩個方向,一個是選擇城市,像沿海地區,高新技術人才較集中,民營和外資企業較多,他們可以申報、審查、培訓、考核、發證,這是橫向的。縱向就是選擇某個行業(如冶金、煤炭、石化等)與其共同試點,爭取在兩三年逐步做到本行業工程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認證。
控制網: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是一件創新的事情,以前并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參照,有沒有需要克服的困難?創新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
答:困難當然有,首先是體制上的問題,上級領導單位希望我們能做到自主創新,開展資格認證工作的實施細則和自動化系統工程師標準都沒有可參考的資料,如何符合國情需要摸索,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知識結構體系也要研究確定,這些都是創新。中國自動化學會動員了學會內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查閱了很多資料。目前這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展。
控制網:你們如何看待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長遠發展的前景,影響?有哪些深遠的意義?
答:隨著時代的進步,將來國家的職稱評定工作必將被職業資格認證所取代,成為工程技術人員任職資格評定的主要方式。
中國在世界上將會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化強國,與國際技術人才的相互交流必然會大大加強,按國際通行的標準推行我國工程技術人員的任職資格認證制度,將大大提升我國高技術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帶動和促進我國自動化水平的提升,意義十分深遠和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