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新形勢下,企業的競爭性發展不可避免,如何在嚴峻市場環境中堅守本質、尋求突破是每個自動化企業急需面對的問題,或許康吉森的未來戰略能帶給我們一些思考。
我國石化行業正面臨資源短缺、產品質量升級換代、結構調整及激烈市場競爭等諸多挑戰,低碳環保要求的提高使得我國石化行業面臨產品標準和技術要求日益提高、監管日趨嚴格等各種壓力,導致投資及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出于對環保、生態和世界能源供應等方面的考慮,核電作為一種安全、清潔、低碳、可靠的能源,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和采用,世界各國均在大力發展核電能源。據國際原子能機構預測,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將在2030年增加至5100億瓦。
中國制造業當前所面臨的重要挑戰是提高生產效率、增加制造的靈活性、縮短產品上市時間。然而在生產制造過程中,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輕則耽誤工期,重則造成設備財產損失、甚至威脅人員生命安全。為了避免危險發生,通常安全防護系統在檢測到危險即將發生時會自動中斷生產,但同時也帶來了意外停車損失。
提到瀚達電子, 很多人都不甚了解。作為一家臺灣公司,它是大陸市場的新力軍。然而在臺灣,2004年成立的瀚達電子已經是資深的工控企業。其由一群在工控機領域擁有十多年經驗的專業團隊組成,主要的產品線包括Linux ARM9無風扇工業電腦、名片大小般的Linux系統模塊、Linux/FreeRTOS ARM9可編程自動化控制器、Web-based遠程I/O模塊、物聯網網關及嵌入式模塊,這些產品已廣泛應用在工廠自動化、節能監控、燈光控制、停車場系統、太陽能系統、環境監控、智能交通系統等行業。
風機的智能化、風電廠的數字化是風電行業發展的趨勢,未來,倍福將憑借基于PC和EtherCAT的控制技術為風電行業用戶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力爭引領中國風電行業走向智能化。
從金融風暴的寒冬到政府扶持經濟回暖,從經濟新常態到制定智能制造的發展目標,中國制造業以令人瞠目的速度迅速發展。自2013年4月德國政府提出“工業4.0”戰略后,中國制造業仿佛又被打了一劑強心針,第四次工業革命之風開始奇襲應用自動化技術的所有行業。
森蘭的創業成長過程也正是中國變頻器企業奮斗的縮影,走過10余年,在何建波的眼中,森蘭仍然處在起飛的階段。“過去的10余年,我們都在建設跑道,如今,森蘭終于做好了起飛的準備。”
近年來,施耐德電氣開始從簡單的產品供應商向工業領域世界最大的軟件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其作為服務供應商積極參與了法國開發署投資的濟南熱力有限公司的集中供熱項目,為其提供智能化熱網整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