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造紙機械行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加大技改力度和強化引進技術和引進外資的力度”,使行業得到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主導產品技術水平有很大提高。
在造紙工業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山東省先后出現了很多造紙機械企業。據不完全統計,企業數已達70余家。其中,大企業年產值可達1億元至2億元,小企業產值不足100萬元,相差懸殊。
目前,行業的重點骨干企業已經建立起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并且有較強的產品開發設計能力,主導產品明確并比較先進,生產裝備比較齊全;有一批能指導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的專業人員;年銷售額大部分在2000萬元以上。這類企業約有20多家。
2003年,聊城昌華紙機、安丘汶瑞機械、濟寧華一輕機、淄博恒星機電4家企業年銷售額均首次達1億元以上。汶瑞、華一兩企業利稅均突破1500萬元。4家企業的產品產量、銷售額及利潤分別占行業的42%%、44%%、50%%。如果加上淄博輕機、濰坊凱信、淄博海天、壽光晨鳴紙機、淄博國信、章丘紙機,組成山東紙機10強企業,總產量占全行業的65%%以上,銷售額占全行業的70%%以上,利稅占全行業近80%%。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在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強者更強,主要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進一步提高。
在國家引進技術,實現大型造紙裝備國產化政策的支持和推動下,山東造紙裝備企業普遍重視產品開發,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步伐,重點開發速度較高、寬幅較大的機電一體化設備,開發節能、節水、綜合利用、低污染型機械產品。濟寧華一、淄博輕機、濰坊凱信、淄博恒星、安丘汶瑞、聊城昌華等一批企業加大技改投入,增添了大型廠房和一批先進的加工機床和大型設備,已初步具備研發和生產較高速、較寬幅大型造紙機及大型制漿設備、治污設備的能力。
目前,山東省造紙裝備企業一半以上技改企業采取“退二進三”方案,即退出繁華市區,在新辟工業園建新廠。新建廠房普遍是高大的廠房,既適宜制作較大型產品,且生產流程短,成本降低,又提高土地利用率;新購置的加工設備多是數字控制的多功能、高精度、高效率、大型化設備。除列入國家項目的華一輕機、淄博輕機、凱信、恒星、汶瑞5家企業外,有的企業比較突出,如昌華紙機公司在聊城工業開發區征地高達20余公頃,建設新廠區。
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有近20家造紙裝備企業近兩年投入技改資金約3億多元,已建成和正在建設的廠房約十幾萬平方米,使企業整體實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與此同時,行業加快新產品開發步伐。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全行業已設計出100多個新產品,其中一部分已投入市場。
2003年,昌華紙機公司提出“創新產品,創新技術,創新服務”的要求,新產品開發和工藝技術工作有突破性進展,全年完成產品設計30項,其中3400/450多長網涂布紙板機,水力式流漿箱和還在設計的4800/600涂布白紙板機均具有國內一流水平。
目前,淄博輕機公司的技術開發中心被山東省科技廳認定為“山東省制漿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正在快速完善研發中心的建設,已開發出φ1300高濃磨漿機,雙螺桿擠漿機,多圓盤過濾機等新產品,同時完善了DD450-1100系列雙盤磨漿機和錐度磨漿機,新產品占銷售收入40%%以上。
“十五”期間,國家為加快大型造紙裝備國產化步伐,采用技貿結合形式,為全國6個裝備廠引進9項技術。其中山東引進了3項技術。目前,淄博輕機與濟寧華一兩公司進展順利,已基本完成國產化任務,濰坊凱信因用戶原因,稍有滯后。
“十五”期間,安丘汶瑞機械公司被列入原國家計委“大規格造紙污水處理堿回收成套設備”國債貼息技改項目,總投資6000萬元。幾年來,該公司新建和改造大型廠房約6000平方米,購置先進設備30多臺(套),使企業生產能力大幅提高。
近一年多來,山東省制漿造紙裝備企業加快與國外企業的合作,取得一些實質性成效。
2004年4月,恒星機電公司與日本三菱重工株式會社成立合資公司――“三菱重工恒星紙機公司”。可以說,合資企業和恒星機電兩企業將成為國內造紙機制造企業中,技術力量與裝備最強的“單位”之一。
華一輕機公司與美國KBC公司合作生產大型浮選脫墨發生器已有兩年多,生產的產品已有十幾臺(套)。華一輕機還與芬蘭美卓公司加大合作力度,僅2003年,華一輕機公司采用國外技術,為以上兩個外國公司配套生產了近1000萬元產品。
海天紙機公司與遼陽某造紙裝備技術公司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利用遼陽技術優勢和部分產品優勢,共同承接較寬幅,較高速造紙機,實現優勢互補,年產值及效益可望大幅提高。
“十五”前4年,山東造紙裝備行業得以快速發展壯大,預計2005年訂貨、銷售形勢依然很好。相信經“十五”期間的不斷努力,山東造紙裝備行業將進一步鞏固全國造紙裝備生產基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