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ASEA)新聞發布會上,本站記者就中國自動化學會開展認證工作的有關情況分別采訪了教育部吳啟迪副部長,中國科協書記處馮長根書記,香港工程師學會盧偉國會長和樂法成工程師,三菱電機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大町均先生。
吳啟迪副部長(右)
記者:目前我國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的情況?
吳啟迪部長:目前,我國高校中80%多是工科學生,這些學生畢業后大部分到工程界、企業界從事工程的設計、研究工作,要參加工程師職業資格評審。職業資格的取得,將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就業,以及進入國際化的人才市場,所以職業資格的認證工作必須要做,而且要抓緊時間。
目前我國主要是由人事部進行高等職稱的評定,也就是由國家和各企業來做這件事情,在職稱評定的標準及規范上,沒有社會的參與,也沒有同國際化的相關標準相接軌,而且一些企業里非工科的干部因為涉及到待遇的問題也加入了此類職稱的評定,這對于工程師整體素質、技能的培養和提高是很不利的,更關鍵的是我們的工程師不能進入人才市場。教育部在這件事情上一直給予密切關注。
記者:您如何看待此次由中國自動化學會開展的工程師職業資格認證工作?
吳啟迪部長:中國自動化學會作為試點單位,由人事部統一來領導,我們國家比較大,如果完全放開可能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所以從國家層面上要給予宏觀的指導、協調,設計出來一些框架,以互動的方式來促進社會化職業資格認證工作有條不紊地向前發展。
教育部主要是負責人才的培養,剛剛從學校畢業的學生,他們的實踐經驗不夠,通過兩年的工作,從實際的鍛煉中來積累經驗,再經過嚴格的培訓和考核,主要是考核工程實踐中的一些規范,通過了才能取得上崗資格,我認為這樣做很有必要,象結構工程師,他們的工程建筑直接關系到居住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如要職業技能不過關,不嚴格要求,后果是相當嚴重的。再者,如果個人要獨立開辦一個企業,也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資格論證。自動化學會能夠意識到我國自動化人才面臨的突出問題,從而倡導并開展自動化工程師的職業資格認證,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記者;中國自動化學會與香港工程師學會開展互認工作的意義?
吳啟迪部長:我國的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與香港工程師互認工作的達成,意義重大,香港的工程師學會與國際上的有關組織早已實現互認,這無疑代表我們工程師互認工作也向國際化邁進了一步。以前我在同濟大學當校長的時候,就曾經做過這方面的工作,但那時我們做的是雙邊的,非多邊互認,我們同美國和英國都分別達成了互證,但華盛頓協議并不認可,因為他們不接受個人的,所以我們要派出團體代表加入國際化協議,由國家來宏觀指導。我呼吁:我們的技術人才要盡快走出去,走到香港,走向國際,在國際化的人才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馮長根書記(右)
記者:作為中國自動化學會的上級主管單位,科協對學會開展的工程師職業資格認證工作是如何看待的?
馮長根書記:就象前面吳部長講的,我們的工程師資格體系沒有同國際相接軌,實施改革已迫在眉睫,目標就是達成國際互認,使我們國家的自動系統工程師規范化,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同國際相接軌,這樣才能提高人才的素質,規范我們的工程師資格體系。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自動化技術的應用面越來越廣,學會作為第一批申請從事工程師職業資格認證工作的單位之一,科協是堅決支持的。這項工作一開始就得到各界的歡迎,我們看到這樣一個好的局面感到很高興。但同時,這項工作剛剛開始,一方面我們沒有經驗,另外,中國工程師的培養起點比較低,我們一定要充分掌握各個培訓部門的標準、考核部門的標準,在國際化標準的基礎上穩步、扎實的做好各項工作,才能達到國際化對人才的要求和認可,增強我國人才的競爭力。
盧偉國會長(右)樂法成工程師(左)
記者:今天香港工程師學會與中國自動化學會正式簽署了互認協議,請您們談一談雙方合作的初衷和前景?
盧偉國會長:工程師的資格互認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香港工程師學會在去年與國內的結構工程師已經開始了互認工作,去年11月在廣州舉行了第一次的考試。中國自動化學會開展的自動化系統工程師互認工作,是我們與國內另一個工程師領域的重要合作,在合作模式上不完全一樣,我們會從中摸索找出最佳的方式,以利雙方開展工作。
盧偉國會長:我們看到中國自動化學會對此次認證工作準備得非常全面,從考試、考核、參考資料、到建立培訓中心、開通網站等,但經驗方面還很欠缺。而香港工程師學會在國際化方面走過一段很漫長的路,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目前已經加入許多國際上有關工程專業資格認證團體,如《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等,我們非常希望能與國內的相關認證單位分享經驗,促進和加快中國工程師的互認工作走向社會化、國際化。隨著科技的進步,自動化技術的利用更加廣泛,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所以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前景一定很好,我對雙方的合作充滿信心!
樂法成工程師:我們同自動化學會是密切的伙伴關系,通過合作使雙方達成“雙贏”。 香港工程師學會希望跟國內一些相關領域的互認工作能連續開展下去,我們合作會更加緊密!
三菱電機自動化(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大町均(中)
記者:貴公司今天與ASEA辦公室簽訂了性能測試實驗室協議,那么貴公司對ASEA認證的意義是怎么看待的?
大町均先生:以前中國的自動化認證是電氣工程師,現在從世界上來講,增加了行業作為一個認證對象。中國的自動化系統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也是中國自動化認證距與國際接軌的重要一步。香港的工程師學會是可以與國際上互相認證的機構,這對自動化行業也提供了一個公共的標準。
大町均先生:我們主要是提供技術方面的支持。包括ASE的認證的人員進行培訓。在中國,我們自己有17個培訓中心,對我們的客戶進行培訓。今后我們會對ASE的培訓機構,對講師進行一些培訓。另外包括我們提供一些三菱最尖端的一些產品。
地點會是全國性的,像全國的各個大學、研究院所。與今天授牌的培訓中心的合作是第一步。我們跟自動化學會在4月中旬會有一個探討,怎么對這些實驗室作一些什么配置。因為每個實驗室側重都不一樣,會與學會具體的來談每個實驗室的性能指標。因為對自動化工程師來說,測試的話,不同的配置測試的內容不一樣。就行業來說,應該也是遍布所有行業的。
大町均先生:這個活動可以提高三菱的品牌形象,第二個這些實驗室,工程師用了三菱的產品作為培訓,作為認證,今后他對三菱的產品比較熟悉,可以對我們的產品銷售起到一個促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