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接下來水泥行業三四季度的走勢,業內分析人士存在一定的分歧。高盛7月下旬出具的研究報告認為,上游供應的緊張增加了通脹壓力,政府已經加大宏觀調控力度為經濟降溫,因此我們開始看到政府對銀行貸款的限制使得部分經濟領域(特別是房地產行業)面臨壓力,而可能走軟的需求將使上游企業難以轉嫁成本,而水泥等中游企業則面臨巨大的利潤率壓力。海螺水泥、冀東水泥上半年毛利率下降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投資、凈出口和消費等三個需求推動因素的潛在放緩可能意味著水泥企業的利潤率將承受更大的壓力。根據高盛實地考察顯示,廣東省中小房地產開放商的現金流出現了問題;另外一個關系到大宗商品的重要數據是本已高企的房地產庫存還在增加,銷量卻在下滑,在高盛看來,這意味著2009年建筑需求可能放緩;另方面,國內鋁/銅價格較LME價格的顯著折讓表明建筑需求已經放緩;出口數據同樣顯示,上半年凈出口同比下降20.5%,外部需求繼續下滑。
高盛表示,基于水泥價格與固定資產投資的相關度為0.42,隨著后者增速回落,水泥行業面臨利潤率擠壓,因此下調海螺水泥(28.70,-0.28,-0.97%)、中國建材(H股)的盈利預測。展望未來,高盛預計包括水泥在內的大宗商品需求可能會在2008年第四季度進一步走軟,因為大宗商品價格變動相對貨幣供應從緊有一年的滯后期,而貨幣供應是從2007年第四季度開始收緊的,如果政府在通脹壓力減退后開始放松貨幣供應,而且房地產開發商面臨困境也有所緩和的話,可能會看到中國的需求在2009年下半年再度上升。
(摘自:中國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