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紐約9月4日電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今天發布的《2008年貿易和發展報告》指出,受國際金融、貨幣和商品市場存在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的影響,再加上一些主要發達國家經濟政策走向不明,世界經濟發展前景將繼續呈現低迷態勢,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面臨巨大的潛在風險。
報告指出,次貸危機的影響已經大大超出了美國的范圍,造成廣泛的流動性和信貸緊縮。初級商品價格飆升,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是投機行為已由金融領域轉向商品市場,這增加了各國政府宏觀調控的難度,政策制定者很難在避免經濟衰退和控制通貨膨脹之間取得平衡。如果主要貨幣匯率大幅波動加劇而導致金融市場的動蕩,形勢可能會變得更加嚴峻,這種危險在2008年上半年已有所增加。
根據報告的預測,2008年整個世界經濟規模將擴大3%%,比2007年降低近一個百分點,而發達國家整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有可能降至1.5%%。相比之下,由于許多發展中大國的國內需求相對穩定,發展中國家作為一個整體預計將保持超過6%%的強勁增長。然而,由于通過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來應對初級商品價格攀升造成的壓力,可能導致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進一步減緩。
報告認為,一旦出現長時間的全球經濟發展減速,商品經濟的繁榮將不復存在,許多近年來貿易條件有所改善的發展中國家就很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報告建議,發展中國家應繼續實行側重產業多樣化和持續工業化的發展策略,加大對新生產能力,特別是農業和制造業新生產能力的投資,并密切關注國際資本流動和貨幣平衡問題。
報告還指出,國際社會需要采取協調行動應對多年來影響世界經濟的經常性賬戶不平衡狀況,如果各國不能就此問題達成一致意見,世界經濟很有可能進入長期和明顯的增長減緩期。
今年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大幅放緩
卞晨光 《科技日報》
本報紐約7月17日電(記者 卞晨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7日對4月份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的預測進行了更正,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在2008年的下半年將大幅度減緩,2009年才會逐漸復蘇。該組織表示,能源與初級產品價格的攀升增大了通貨膨脹的壓力,在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內這種現象尤其明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2007年的5%下降到2008年的4.1%,2009年將為3.9%。根據該組織公布的數據,2008年美國經濟平均增長率將減緩至1.3%,新興經濟體的增長也將從2007年的8%減緩到2008年的7%。而目前對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預測是,經濟增長將從2007年的近12%減緩到2008年的大約1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全球通貨膨脹問題日益加劇。在發達國家和經濟體中,2008年5月總體通貨膨脹率上升到3.5%,雖然核心通貨膨脹仍保持在1.8%,但各國中央銀行已經表達出了日益密切的關注。與此同時,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通脹上升情況更為顯著和廣泛,總體與核心通脹率分別上升到8.6%和4.2%,達到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在這些經濟體中,糧食和燃料在消費中所占的比例較高,而價格的持續上揚抑制了生產能力的增加。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自從《世界經濟展望》于2008年4月公布以來,初級產品價格,特別是燃料和糧食價格進一步飆升,初級產品進口國的購買力不斷縮減,一些中低收入國家甚至難以保證為最貧困的人口提供足夠的糧食,這將有可能喪失近年來取得的宏觀經濟穩定成果。面對這種困境,政策制定者的當務之急是避免通脹壓力的上升,同時警惕增長面臨的風險。許多新興經濟體需要收緊貨幣政策并加強財政約束,在某些情況下,還應實行更為靈活的匯率管理政策。對于那些主要的發達國家來說,緊縮貨幣政策的緊迫性略低一些,因為隨著經濟增長顯著減弱,預計通脹預期和勞動力成本將能夠繼續得到良好控制。不過,這些經濟體仍需要謹慎監控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