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5年1月1日開始,中國煙草市場對國外煙草制品的配額數量分配制取消,卷煙關稅下調至國際水平。因此,國產卷煙的價格優勢不再明顯,品牌將成為企業間角力主戰場。
面對虎視眈眈的跨國煙草公司,煙草行業的發奮圖強已刻不容緩。從2002年開始,國家專賣局提出了全力推動“大市場、大品牌、大企業”的核心戰略,將“深化改革、推動重組、走向聯合、共同發展”作為全國煙草工作的主要任務,以應對外煙競爭。而信息化則成為驅動煙草行業大轉折的助推器。
為了配合煙草行業的市場和品牌戰略,國家煙草專賣局對信息化進行了認真的戰略思考,制定了總體規劃和戰略目標。提出了“統一平臺、統一數據庫、統一網絡”的三統一方針,并確定了卷煙生產經營決策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電子商務系統三大信息化重點工程。
2004年10月,經過多次探討和研究明確了“數字煙草”的建設目標。為了實現這個建設目標,國家煙草專賣局進行了謹慎的產品選擇,經過對很多IT廠商的綜合評估和招標后,最終選擇了IBM。
辦公平臺選用了IBM AIX和Windows 2000 Server操作系統、IBM DB2數據庫、MQ消息中間件以及IBM WebSphere應用服務器。另外,分布在各省的54個點全部選用了IBM的服務器。
目前,煙草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已經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局,接下來關鍵在于如何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對信息化的統籌安排,下屬企業結合自身的具體信息化實踐,制定切實可行的步驟,從而解決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復雜問題。
早期信息化建設始于基層
“早期煙草行業信息化是從工業、商業、農業(煙葉)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建設的。在工、商、農分別上了三套不同的ERP系統。”國家煙草專賣局煙草經濟信息中心副處長耿剛勇介紹說。三套基層ERP系統,實現了各個煙廠和銷售企業內部流程的優化。
卷煙工業上的突破始于“卷煙工業基礎軟件”的建設,從2001年到2002年5月,徐州卷煙廠試點完成后,接著有20多家煙廠實施了這套軟件。這套系統分為13個子系統,覆蓋了整個卷煙工業的生產制造、庫存管理、經營管理等環節。這套系統的建設,打通了各個煙廠的生產和管理動脈,擺脫了過去煙廠粗放式管理不到位的弊端。
在商業,即營銷環節,銷售公司采用了“卷煙銷售網建”系統,這套系統實現了“電話訂貨、電子結算、現代物流”的營銷目標。幾年中,通過銷售網建系統,各個分公司的銷售網絡已經建立了起來。銷售網絡的建立使各地煙草公司由“被動銷售模式”轉變為“主動營銷模式”。
以前是客戶到各級分公司親自進貨,自己負責運輸。銷售網絡系統建成之后,銷售模式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的模式。即將縣級銷售渠道變更為配送中心,客戶只需給市級銷售中心打電話訂貨,再由縣級配送中心組織配送。銷售模式的轉變,確立了主動服務的理念,大力提升了整個煙草行業的服務水平。
煙葉是整個原材料的基礎環節,在管理上有著特殊的要求。“煙葉保管很重要,放置時間長煙葉會變質,原本上等的煙葉由于存儲管理不善就可能降低等級,”耿剛勇話語中充滿了惋惜之情。而粗放式管理,是無法對煙葉的購進日期進行準確記錄和科學管理的,從而也將導致原材料的成本上漲。
利用信息化工具改善管理模式成了降低成本的惟一出路。在煙葉系統,國家局推廣了“煙葉基礎軟件”。通過這套系統,煙葉管理從煙葉生產、種植到煙葉收購,還有煙葉的復烤,整個過程都進行了電子化控制。這樣生產、種植、收購等環節的供求清晰,減少了庫存量,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
盡管基層的信息化系統中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信息化系統建立起來后,大大提升了煙草工業、商業和農業的生產效率和服務水平。不足之處是,這些系統相對而言是封閉的,以往開發往往是從服務于一個或幾個具體的公司出發,幾乎沒有考慮整個煙草行業生態鏈的管理問題。因此,基層系統在發揮應用價值的同時也制造了一個個“信息孤島”,如何把這些系統集成在一個統一的平臺上,成了煙草專賣局信息化工作的重點。
“從2003年開始,我們就提出了系統集成、資源整合、信息共享三大目標,李印美解釋說。后來又進一步明確了三個統一的思想,即統一網絡、統一平臺、統一數據庫。
統一網絡是指通過建設一個整體的行業專網把總公司到各個省公司以及省工業公司(省煙草公司和各個省的工業公司)通過行業專網全部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行業大網。統一平臺和統一數據庫則更有益于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對于國家煙草專賣局來說,對信息化的最終要求是要能夠及時、準確、真實地了解每個下屬分公司的經營狀況,掌握各省卷煙市場營銷情況,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和想法,實現對各省市場的統一監控和管理。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求分公司的各個業務系統能較好地實現信息共享。
構建三大系統 謀求統一管理
國家煙草專賣局提出的“數字煙草”理念。其宗旨是將信息化貫穿煙草行業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各個流程,以及將復雜多變的煙草信息轉變為可以量化的數據,通過數字分析,為各企業乃至整個產業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在這樣的戰略指導下,國家煙草專賣局重點規劃和實施了三大信息系統,即:卷煙生產經營決策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電子商務系統。
卷煙生產經營管理系統又被稱為“一號工程”,是信息化建設的重點,為此成立了專項領導小組,建立了數據采集的指標體系,界定了指標定義、口徑、計算方法,確定了“計劃取碼、物流跟蹤、到貨確認”的總體集成方案。其辦法就是通過對煙草行業卷煙牌號、產量、銷量等多項數據指標的掌握,實現煙草行業的全面監控管理,提高行業生產經營決策管理的科學性。
“2004年年初開始著手進行方案論證,通過一年的實施,工業上已經基本完成實施,商業方面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公司也在陸續實施。”李印美介紹說。這個系統主要是圍繞整個卷煙行業的產、供、銷進行整合管理,多點數據采集。現在50多家煙廠每天的產、供、銷的數據都能夠及時地傳送到國家煙草局。
“國家煙草局機關辦公自動化”是國家煙草專賣局重點建設的另一個信息化項目。辦公自動化包括公文管理系統、網上審批、事務管理系統、信息查詢四個主要功能。
另一個大的系統是電子商務系統的建設。過去煙草專賣總局一年規定開兩次訂貨會,規模宏大。有180多家煙廠分公司、2000多家省級公司和180多家的工業企業參與,既耗財又費力。
2003年,建設了電子商務系統后,取消了這種現場交易模式,一律在網上進行交易。“這個系統到目前為止是以卷煙輔料交易為主。”李印美總結說。電子商務系統是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后續的包括合同交易、合同定單以及物流配送等。
這三大系統的建設,整合了煙草行業各公司部分銷售、生產、售后服務方面的數據,為實現“三個統一”的目標開了一個好頭。
不過,要實現整個煙草行業各種數據的整合和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煙草行業信息化依然任重道遠。例如,如何實現統一的安全認證?如何進行網絡連接?各種數據如何進行存儲管理?除了技術上的整合難點之外,更加難以整合的是業務,各個分公司的習慣和作法都不一樣,如何將錯雜復雜的業務整合成統一的模式?
可以說,煙草行業的變革只是剛剛開始,它更大的轉變還在后面。只有不斷創新、變革才能與外來的競爭者一爭高下。
信息來源: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