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徐強透露,世博園內已規劃安裝能源和環境的數字化監控系統——前沿技術和實用技術能為建筑省下多少筆能源賬,屆時將清晰可見。
南匯臨港新城辦公樓化身小型發電廠
市政府大門口的太陽能光伏板,曾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莘莊生態建筑示范樓頂的太陽能光伏板,至今仍吸引大批專業取經者。后者的監測數據也顯示,這一功率為5千瓦的小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一年可發電1200余度。今年,申城的太陽能建筑“發電廠”功率升級——位于臨港新城重裝備產業基地的一棟實驗辦公樓,剛啟用了功率為1兆瓦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這是全上海目前規模最大的一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照粗略估算,每年能發電2400多度。這些向太陽要來的電,可解決辦公樓的照明用電問題,剩余的電能還可以上傳至電網。如此這般,辦公樓儼然化身為一座小型發電廠。
松江高層住宅60%熱水“仰仗”太陽能
除了照亮居室以外,太陽能還能幫你把水燒熱。松江某新建小區的二十層高層住宅樓,可謂深得莘莊生態建筑示范樓的“真傳”,因地制宜地把太陽能集熱板安置在陽臺外立面,既不占地方,又能高效采集陽光。這樣一來,整幢住宅樓60%的熱水供應,都可以拜托太陽能了。遇到寒冷的冬天或者太陽不賞臉的陰雨天,輔之以燃氣和電熱水器。多種熱源混合的供熱方案,在市場接受度上已不成問題——按照它每年能節省的燃氣費和電費,3-4年可收回投資成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本市已經在累計160萬平方米的建筑中,成功推廣了太陽能發電和供熱技術。
上海世博園區可再生能源將挑起大梁
生態建筑示范樓里的各項技術逐漸走入千家萬戶,示范建筑本身也面臨升級換代的歷史機遇。2010年世博園內將大量推廣新一代綠色建筑技術。屆時,太陽能、風力和黃浦江水,將攜手挑起可再生能源的大梁,為園區內建筑調配個性化“能源食譜”。尤其是位于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滬上生態家”,作為申城建筑節能的新版“教科書”和流行“風向標”,將大膽采用多項新設計——對空間巨大的展館而言,僅窗戶就大有文章可做,聚光、折射等多種導光手段將并肩作戰,想方設法把自然光引入房間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