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自我復制的機器人
若干年后,我們也許可以向世界上的各處沙漠空投幾十厘米見方的小型太陽能電站,10年之后它們將吞噬所有沙漠。
天際的一抹黑色慢慢擴大,好像一片望不到邊的機械莊稼,由遠及近吞噬了一座座金黃的沙丘。灰色的冷光使晴朗的白天一下子昏暗下來,只有一行行吸塵器大小的機械閃耀著鋼鐵的黑色。但是等到隊列迫近,太陽能電池板的反光又將四下映成一片白晝,照得人睜不開眼。這不是查理大帝的軍隊開進了沙漠,而是一種名叫奧克松斯(Auxons)的機器,它們不需要人類的操作和照料,就能在短時間里占領整個沙漠,把它改造成聚寶盆或者豐饒角:一個巨大的太陽能電站,或者一座源源不斷出產芯片的工廠。按照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的克勞斯-拉克納爾(Klaus Lackner)和克里斯托弗爾-文特(Christopher Wendt)的設想,以人類今天的技術,制造出這樣的機器來改變世界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從下一臺開始都是野生的
奧克松斯和人類以往的任何機器都不一樣。它能夠完成難以想象的宏大任務:吞噬整個沙漠,把海水淡化成河流,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成石灰巖的山脈,人類的能源危機、氣候危機和糧食危機都可以輕松解決。它們的秘訣是自我增殖。它不是那種開山劈海的機器巨無霸,而是像螞蟻搬家一樣,用數以億計的個體來完成這些難以置信的任務。人們根本不需要逐個把它們生產出來,也幾乎不需要任何操作——它們自己會生產自己,并且把后代遍布到大地上。
奧克松斯的增殖能力是驚人的。它的大小和手提電腦差不多,背上有一塊雨篷大小的太陽能板提供電能,能夠自動挖掘沙子作為復制自我的原料。每隔大約5 個月,奧克松斯就能完成一次自我復制,在每一片臥室那么大的沙地上放上一個后代。奧克松斯以幾何級數的速度自我增殖:將100 個奧克松斯放到沙漠中央,10 年之后它們的數量將會達到16億! 13 年之后,它的覆蓋面積會超過50 萬平方公里,遠遠大于整個塔克拉瑪干沙漠。當然,在這之前,奧克松斯內部的定時器會讓它停止自我增殖,然后互相用線路連接起來,變成一個巨大的太陽能發電站,每年的發電量是45 萬億千瓦的天文數字,相當于2007 年全球耗電總量的兩倍。人類再也不用擔心化石燃料油盡燈枯的那一天,而他們所要做的,只不過是制造幾百個玩具汽車大小的機器。如果要靠人工來建立這樣一個太陽能電站,需要的資金是美國2007 年財政收入的50 倍。
奧克松斯的前景極其誘人,但是今天的自我復制機器人研究還在襁褓之中,必須利用實驗室里人工制備的材料,不過是一些溫室里的花朵。而奧克松斯需要在自然環境下“生存”,是能夠風餐露宿的“野生”機器,它們需要從沙子里提取出十種礦物,一步步造出和自己一模一樣的機器。但是要把整個人類工業產業鏈,從采礦、冶金到機械制造、組裝,全部濃縮在一個抽屜大小的機器里,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拉克納爾為奧克松斯設計了一個2000℃以上的高溫熔爐,沙子被送進熔爐首先電解得出硅或者碳,然后作為還原劑來制取所有需要的金屬元素,包括鐵、鋁、銅等等。冶煉出的金屬和其他材料隨即被鑄造成為各種規格的零件,由機械手逐一拼湊成下一代的個體。當漫長的5 個月過去,下一代的奧克松斯就新鮮出爐了。
這一套方法的能量利用率很低,因為一些金屬元素,例如鐵在普通沙子中的含量并不高,只有5%左右,每1 千克的鋼都意味著20 千克以上的廢渣, 工業上是不會考慮它的。但是奧克松斯擁有幾乎無限的太陽能作后盾,浪費一點能量完全不用歸于可恥行為。拉克納爾認為,奧克松斯甚至根本不需要智能芯片,它沒有必要成為“機器人”,就算眼睜睜掉下了山崖也不過是塵歸塵土歸土,結構越簡單就越好。只要能夠實現自我復制,就可以顛覆整個經濟學的工業生產成本理論,因為奧克松斯體內的生產過程根本用不著人類操上半點心思。
近乎無所不能
奧克松斯的主意并不新鮮,早在1970 年,物理學家戴森(F.Dyson) 就提出過一種自我復制的吃巖石機器人。但是拉克納爾繪聲繪色的描述,讓人們覺得這種任勞任怨的機器工人似乎近在眼前了。奧克松斯能夠做的事情決不只是解決能源危機。只需要把熔爐的結構稍加改動,就可以把從空氣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變成堆積如山的碳塊或者石灰巖;奧克松斯的電能也可以用來淡化海水把荒漠(建太陽能電站剩下來的)變成綠洲,至于建立一兩座新城市簡直就不費吹灰之力。NASA還認真地研究過,用類似的機器在月球和“土衛二”上建造基地的可能性,甚至設想過一種在太空中漫游,在星體之間進行自我復制的宇宙飛船,把人類的基地散播到無窮的宇宙空間。
但是美好的前景也潛藏著巨大的危險。沙漠大發電站唾手可得的廉價電能,會促使全球的能源消耗量又一次爆炸性增長。很快,在永不滿足的電能公司的擴張下,全世界的沙漠都會變成灰黑色的一片死寂。沙漠徹底消失之后,會有許多荒漠動植物滅絕,斬斷了生態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更重要的是,金黃色的沙漠全部覆蓋上藍灰色的太陽能板,會改變地面的散熱速度,對于大氣環流將會有不可預知的影響。這樣的劇變下,本來就脆弱的氣候系統在很可能會發生崩潰。
當然,奧克松斯既然可以戰勝全球變暖的威脅,調整氣候還不是小菜一碟:人們可以使用上億個奧克松斯往空中噴射水汽,或者讓它們為海洋制冷。但是手把手照料地球的氣候絕不是什么輕松的事情。急劇增加的水汽除了會改變氣候,還會加強溫室效應,人們必須為它們所帶來的下一步連鎖效應埋單,忙著拆東墻補西墻,倒不如完全撒手不管最好。奧克松斯讓人類擁有了控制自然界的無窮威力,但是這對于人類來說絕不是什么好事。就好像你坐在一萬多米高空的波音777飛機上,空中小姐突然走來溫柔地告訴你:沒有飛行員了,這架飛機歸你控制,你想怎么辦就怎么辦。遇到這樣的情況,恐怕只能祈禱這場噩夢趕快醒過來。
而更宏大的夢想預見了人類在星際之間的繁榮,自我復制的宇宙飛船會給我們帶來無窮無盡的外星殖民地,但是這也不會讓人類滿足。生理學家保羅-埃爾利希曾做過計算,人類如果按照1994年的增長速度膨脹下去,6000年之后,所有人類的質量加起來,將相當于可觀察到的宇宙總質量!用不著再列出一長串0來說明這個數字有多大了吧?也許人類本身,才是最可怕的自我復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