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2002年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含攻關)計劃項目中,新疆科技廳針對本區城市空氣污染日趨嚴重的形勢,配合全國“空氣凈化工程”的實施,組織清潔能源、清潔生產工藝技術開發和應用示范,設立了“新疆清潔能源示范工程”項目,包含三個子課題:太陽能光伏電站并網發電示范、高效脫硫除塵技術應用示范、烏魯木齊清潔能源示范工程。項目實施3年來,進展順利,已經顯現階段性成果,經濟和社會效益良好。
2005年4月,西部最大的烏魯木齊“3×20千瓦太陽能并網光伏發電站”成功并網運行。作為實施“新疆清潔能源示范工程”的重要舉措,其建設工作由新疆科技廳直屬單位新疆新能源研究所主持完成,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烏魯木齊“3×20千瓦太陽能并網光伏電站”應用并網光伏發電設備,在建筑物朝陽表面鋪設太陽能光伏發電組件,能直接將吸收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通過逆變并網裝置與常規電網實現高品質電能的雙向傳輸。該系統無任何環境污染,是真正的“綠色電力”,且發電系統并網后不需儲能設備,能有效降低發電成本,提高系統效率。
為保證太陽能光伏發電發電站的建設,新疆新能源研究所吸納南開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合肥陽光能源公司等國內光電開發領域實力較強的高校、院所的科研力量參與研究開發,建立起“聯合攻關,優勢互補”的工作機制。科研人員利用國內一流的電力電子試驗設備組織技術攻關,針對電站的核心技術――控制、逆變、并網技術,他們站在學術前沿,綜合應用電力電子技術、現代控制理論,數字信號處理器(DSP)技術,采用空間矢量控制、最大功率尋優、移相PWM并聯組合等,實現交流電能和直流電能相互變換,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電壓適應范圍寬、無諧波等特點。為證光伏發電系統不污染電網,技術人員應用發電系統自動檢測控制技術、電網間電能雙向傳輸準確計量技術和最大功率點跟蹤技術,有效降低了交流電的諧波分量和“孤島效應”,最大限度地實現太陽能的安全轉換,提高了系統運行效率和安全性能。
烏魯木齊“3×20千瓦太陽能并網光伏電站”的建成,為今后新疆光電技術的發展建立了寶貴的試驗基地和創新平臺,而該工程的建設,也使新疆科技部門探索出了一條利用新能源替代常規能源,實現建筑節能,解決烏魯木齊環境污染的新思路。
信息來源: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