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早在9月29日,恰在國慶黃金周的第一天,該賣場舉行盛大的“升級”開業典禮”。將其原先的“家具廣場”稍做調整改名后正式營業。而這已經是該賣場的第二次升級活動。
事件回放:同一賣場兩個月內兩次升級的背后
其實早在今年的7月26日,同樣是該家居賣場的地板、櫥柜廳也舉行了盛大的升級開業儀式。短短兩個月的時間,下屬主營品類營業廳相繼升級開業。盡管對該賣場的“動作”早有察覺,但一時之間在業界還是引起不小騷動。
兩次升級,兩次開業,兩次相關主題活動的促銷推廣。表面看似正常的活動,背后是否包含著某種鮮為人知的戰略調整?
有知情人透露,只要稍微對南京家居市場有所了解的人,就不難發現該賣場的前后兩次開業,時間節點都值得深思。第一次升級開業是在卡子門家居商圈,首家大型賣場月星開業之前的一周,此時卡子門板塊月星、宜家、紅星等進駐賣場開業時間大多已定,南京家居界一場江東門PK卡子門的辯論正在進行,該賣場此舉難逃“事在向社會證實南京家居建材中心在這里”的嫌疑。
而最近的一次則恰在國慶節長假的第一天。此時卡子門月星、宜家兩大家居賣場開業相繼“滿月”,市場經營逐漸平穩。而南京最大的家居賣場紅星美凱龍也進入開業倒計時。無論從規模、人氣,還是從未來發展空間,卡子門板塊無疑“占據上風”。作為江東門家居建材商圈的核心賣場,原先在南京家居市場“一支獨大”的現狀正被改變,賣場的市場定位無奈被迫調整。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建材品牌老總這樣說:“前一次的升級品牌調整多一些,說是升級看似并不為過,而后一次僅僅裝修了門頭,換了一兩家品牌就說升級開業,略顯牽強”。
消費者:換湯不換藥,羊毛出在羊身上
無論家居建材還是家電,在大型賣場身上“升級開業”是司空見慣。一方面是向業內展示自己的品牌整合能力,另外很大一方面則是給消費者一點“新鮮”的感覺,并借機做促銷推廣,拉動銷售業績。賣場此行可謂是“一舉多得”,因此賣場對“升級開業式”營銷“屢試不爽”。那么作為市場主體的消費者是如何看待的呢?日前,筆者在上述賣場對多名消費者做了調查。
家住江寧區將軍大道的李小姐早在9月初的時候來過該賣場,問及她有沒有發現賣場的變化時,她說除了門口裝修的地方完工了,其他的并有沒發現。她告訴筆者,沒有發現品牌及營業位置發生任何改變。
對于賣場的升級改造,家住龍江小區的業主胡女士表示,“從來不注意賣場這些行為,商家都是賺錢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沒有太多的感受”。
從調查的10多位消費者那里,認為其購物環境沒有發生任何改變的網友占到大多數,“換湯不換藥”是調查對象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其中,家住江寧區武夷綠洲的姚先生本身工作就是企劃,他認為賣場的升級主要是“商家營銷策劃的一種方式,對消費者沒有多大意義”。
對于消費者的這些看法,同樣獲得了幾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品牌家具代理商的認可,他們紛紛抱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人氣低跟賣場促銷力度有關。
業內人士:賣場升級還要看其本質目的
作為南京傳統的家居建材市場中心,江東門家居建材板塊長期以來都扮演著引領市場的重要角色。在現有的大型賣場中,除了金盛國際家居廣場定位在中高端,其他均是中低端市場定位,且規模不大。從主營產品的類別來看,建材類賣場遠遠多于家具賣場。然而,自8月份月星、宜家相繼開業,卡子門家居板塊快速崛起以來,這一情況似乎發生了深刻變化。那么,作為這一家居建材板塊的核心賣場頻頻升級動作,業內不少人士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月星盧浮宮總經理王韶勇認為,作為一家市場定位明確上規模的賣場來說,每年進行一些品牌調整很正常不過,月星每年也會對20—30%的品牌正常調整。江東門現存的大型家具賣場,確切劃分其市場定位都屬于中低端。他說,賣場升級改造,除了有提升市場定位和改變消費者原有的印象目的,也不排除受卡子門家居商圈崛起的沖擊因素。但是,如果是品牌調整微乎其微,消費者購物環境沒有任何變化,那么這個賣場的“升級”意義就得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其行為難免讓人懷疑是場“營銷噱頭”,借機進行促銷的一場造勢活動。
好美家建材超市總經理陳金貴表示:“對待老的賣場升級現象,主要還是看其升級背后的主要動機”。如果說賣場真的進行了重新裝修、改造、品牌新一輪整合,那么“升級開業”則無可非議;反之,僅僅調整一兩家品牌,內部沒有重新裝修,粉刷下門頭就打著“升級開業”的口號進行一系列營銷宣傳,長期下去消極影響不可小覷。
對此,卡子門某家居建材賣場的企劃部負責人表示,經過品牌調整重新升級開業是正常的營銷行為,不論對消費者還是賣場自身都很好處。他說,現在消費者對購物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升級開業無疑是加強了自身的購物環境建設,即使內部品牌調整不是很大,但是對消費者來說變化還是很大。對賣場的發展也會有積極作用。但是對上述賣場的品牌,該負責人表示“不敢恭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