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石化集團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合作框架協議,知情人士透露,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加強在上海化工區的一個煉油一體化項目合作。該一體化項目首先是推進中石化的1200萬噸級煉油設施建設。如實施順利,中石化在上海將擁有三家煉油企業,總產能接近4000萬噸。
據了解,此次煉化一體化項目可能是中石化控股,目前尚沒有確定項目最終合作方,因此也還存在變數。另外,雙方也在等待國家發改委的批復。
在上海的落子,是繼福建煉油一體化項目、青島大煉油項目后,中石化再次與地方政府(及相關機構)進行的一次跨地域合作。目前,中石化在上海已建立高橋石化、上海石化的東、西兩個主要煉油基地。其中高橋石化的煉油加工能力是1130萬噸,上海石化2007年的原油加工量是893.84萬噸。上海石化董事會秘書張經明昨天在電話中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公司原油加工量約是1020萬噸,一次原油加工能力未來將是1400萬噸。
中石化集團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想參與上海大型石化項目的不僅中石化一家,框架協議的簽訂有利于政府和企業之間進一步確定合作關系。中石化內部另一位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簽訂的項目具體管理方將是高橋石化。
另外,上述框架協議也提到了上海石化乙烯擴建項目。今年7月,發改委已通知中石化,批準上海石化將1號15萬噸乙烯裝置易地改造至60萬噸,并配套建設30萬噸聚丙烯、38萬噸乙二醇等深加工裝置及公用工程設施。張經明表示,該項目的申請是在3年前,現在將根據市場和化工周期作出新的安排。
落戶上海化工區的煉化一體化項目及上海石化乙烯擴建改造等項目將進一步體現產業集聚效應,一方面可直接向中石化在上海化工區的另一個大型合資乙烯項目上海賽科石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上海賽科”)提供原料石腦油,同時也能保證上海油品供應。
就產量來說,上海目前汽油年總產量可達250萬噸(高橋石化180萬噸,上海石化70萬噸),柴油年總產量620萬噸(高橋石化340萬噸,上海石化280萬噸),基本滿足當地需求,但由于中石化主要產銷方式是當地生產、經集團銷售系統整體配送和經銷,因此上海煉油基地并不完全直供本地,而是向華東乃至全國供應。上海新煉油設施的興建,有望長遠保障全國油品需求。
中金公司預計,2008年和2009年我國原油消費分別增長6%和5.6%,相當于45萬桶/日,由此推算2008年原油消費將達3.85億噸,2009年將達4.07億噸。目前我國還在興建和擴建一系列煉油項目,有消息稱,到2010年全國將建成21個大煉油項目,加工能力超過2.4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