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技是風險投資在我國發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從2005年到2006年,清潔技術的投資增長了147%,從1.7億美元增加到4.2億美元。專家認為,清潔技術領域有望成為繼信息技術和電信業之后的第三大風險投資目標。
目前國內可再生能源利用主要有水能、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質能幾種。按中國工程院課題組的測算,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的開發總量是1.9億噸標準煤,估計到2020年可達6億噸標準煤,2050年約達到17億噸標準煤。
按研究估計,到202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能力將達到500萬千瓦,風能發電能力可達5000萬至8000萬千瓦。另外,還將有1000萬噸的替代石油由生物質能源產出。如果實現這個目標,可以產生巨大的環境效益,到2020年,將減排溫室氣體12億噸,而目前我國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50億噸。
發展中尚存一系列問題
在國際能源緊張以及傳統能源不斷加劇環境污染的背景下,清潔能源的運用將有效緩解這些難題,但目前清潔能源的發展還主要存在四方面問題。
第一,部分清潔能源的原料與經濟發展存在矛盾,需要尋找替代原料。比如生產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玉米等糧食作物,在相對發達國家大力發展乙醇燃料的同時,非洲很多國家今年都爆發了糧食危機。只要世界糧食短缺問題依然存在,尋找可替代玉米的原料就是必然的選擇。
第二,清潔能源有不少技術問題需要突破。以太陽能光伏發電為例,需要繼續研制太陽能電池新材料,提高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就風能發電來說,發電設備中包括齒輪箱等核心部位的國產零件損壞率較高,需要進一步研發實現自給。
第三,清潔能源成本高于傳統能源,經濟性難以解決。目前,清潔能源的前期研發投資和設備原料投入都高于傳統能源,以水力發電和風能發電來說,基礎設施和設備投入成本較大。而以清潔能源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很多都是高科技企業在清潔能源的研發和生產中唱主角,如何通過傾斜性政策調動廣大企業的積極性,增加研發投資,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第四,有關清潔能源的法規尚需細化和完善。為了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需要根據不同清潔能源的發展階段和發展特點,探索出臺更為細化的政策,對清潔能源實行保護政策。
四大建議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
有關專家表示,我國應借鑒國外清潔能源發展較快國家的經驗,加大技術創新和財政投入,通過傾斜性政策調動廣大企業的投資熱情,不斷細化和完善清潔能源相關法規,以促進清潔能源產業健康發展。
一是尋找替代原料。針對乙醇燃料引發世界糧食漲價和糧食危機問題,部分國家已開始研究從甘薯、廢木材、草、垃圾以及海藻中提取生物燃料,目前已經取得突破。
二是加大研發投入。在清潔能源的推廣過程中,除了能源研究機構,高科技企業是研發的主力軍。國家需要加大資金投入,通過政策性貸款、貼息貸款等方面進行資金政策支持,或者通過項目融資等方式使清潔能源項目獲得開發資金。
三是適當補貼。國家應對使用清潔能源的企業和居民實施財政補貼,激發全社會使用清潔能源的動力。如可以對安裝太陽能設備或風能發電設備的企業和住戶給予減稅、補貼、少付電費等獎勵措施。
四是加大政策導向。例如瑞典等清潔能源發達國家規定,至少25%的急救車必須使用清潔能源,同時加大了公共采購及中央政府租用環保車輛的比例。除了一些硬性規定,根據我國不同清潔能源產業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發展階段,我國還需要細化和完善保護型政策,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