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際煤價掉頭向下開始,二級市場對煤炭業前景就逐漸轉憂;9月份以來,國際煤價的暴跌更使得投資者對煤炭業的信心幾近崩潰。從二季度淡季不淡、三季度初供需兩旺,到目前需求疲軟、價格回落,正印證著二級市場的超前反應。前期最為抗跌的煤炭板塊近期已經淪落為拖累大盤走勢的負擔,三季度業績的高增長預告也沒能夠挽回其頹勢,市場拐點已然漸行漸近。
供需博弈決定后市
事實上,目前國內煤炭供給并非全面過剩,而只存在于部分地區。煤炭貿易專家黃騰表示,秦皇島港煤炭壓港的原因很多,南方需求下降、鐵路完成運輸任務等都是導致壓港的因素。而供需狀況將是決定煤價走勢的關鍵。
國金證券分析師龔云華指出,過去幾年上、下游投資顯示,煤炭產能匹配性是比較強的,即煤炭的增量是為下游主要耗煤行業產能增長所準備的;但中間環節的運輸投資不足,制約了有效供給并一定程度上支撐著上游的景氣。
由于受到運力等因素的限制,我國煤炭供求關系長期處于緊平衡的狀態,且區域性非常明顯。就在近期南方煤炭供求緩和、港口煤炭庫存大量增加時,部分省市仍然存在缺煤的現象。業內人士指出,近三年來火電的新增發電能力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而目前中部地區煤炭運力嚴重不足。該人士認為,目前中國原有的鐵路運輸瓶頸開始緩解,但新的瓶頸又開始出現,如何將煤運到中部地區成為新的難題。
煤炭運銷協會人士認為,當前國內煤炭供需仍然基本平衡。但宏觀經濟的減速導致火電、鋼鐵、建材等下游行業需求增速回落,煤炭需求側面臨壓力。長城證券分析師指出,國內動力煤下游行業增長放緩較明顯,未來一段時間需求增長不樂觀,特別是火電行業,需求淡季將使之前偏緊的電煤供求關系得到較大緩解。
而供應側,則因為整頓小煤礦,煤炭產能增速有所控制。麥格理證券劉曉寧認為,從2002年開始,當中國煤炭需求增長的時候,真正能夠滿足增長需求的是小煤礦。盡管大型煤礦其間也有增長,但其在滿足快速增長需求上遠遠比不上小煤礦。
從去年開始,政府對小煤礦的關停態度趨嚴,小煤礦的產能貢獻率下降。煤炭運銷協會顧問武承厚表示,過去我國的煤炭產量統計幾乎沒有包括小煤礦的“體外循環”,現在小煤礦被關閉后,對其的需求并沒有隨之減少,這部分需求也進入“體內循環”,因而導致煤炭供求失衡。
總體來看,煤炭供需兩側都面臨一定程度的“減量”壓力,而煤價的走勢,最終將由這兩部分“減量”對比來決定。
企業盈利增長見頂
近期煤炭板塊二級市場的表現已經提前反映了行業景氣的回落,多家公司對三季報的高增長預告,也沒能挽回股價的大幅下挫,因為投資者認定,企業的盈利可能已經見到高點。
雖然第一份煤炭業三季報要到10月21日才出爐,但此前多家煤炭企業對三季度業績的預告已經足以預見煤炭業的“大豐收”。
由于今年上半年煤價漲幅較大,在三季度煤價回落的情況下,煤炭企業前三季度利潤仍然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盤江股份預計,1-9月份累計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650%以上;此外,西山煤電、煤氣化等5家煤炭開采企業均預告業績增長在200%以上;平煤股份、蘭花科創等凈利潤預計增幅超過100%。
渤海證券分析師張順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2008年以來,煤炭供需呈偏緊形勢,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秦皇島動力煤累計漲幅超過80%。受益于此,煤炭行業2008年毛利率與銷售利潤率穩步提高,顯示出盈利能力的增強。其中,毛利率為30.4%,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銷售利潤率則處于歷史最好水平。從上市公司中期業績報告看,主要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達到35.04%,高于去年同期約4個百分點,銷售凈利率也提高約4個多點。
不過,近期國際能源價格下跌,國內需求減弱,煉焦煤價格大幅回調,電煤價格也持續小幅回落。根據煤炭市場網信息,截至10月13日,秦皇島煤炭價格比一個月前下降10元-60元/噸,較7月中下旬的歷史高點更是下降了120元-160元/噸。其中發熱量較低的電煤降幅相對較大。
隨著下游需求減弱,煤價回落的同時必然伴隨煤炭銷量的減少。盡管前期國家的兩次限價政策提前釋放了煤價下跌的風險,國內煤價回落也遠不及國際煤價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一瀉千里之勢,但宏觀經濟減退加劇,煤炭行業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宏觀經濟景氣是支撐煤炭行業高景氣的基礎,煤炭消費受宏觀經濟調整的影響較大。煤炭行業作為上游基礎性能源行業,同樣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通過比較1980-2007年煤炭消費增長率與GDP的增長率,張順認為,在1989年和1998年前后的兩次宏觀經濟低谷調整時期,對煤炭的消費顯著下降,進而影響煤炭企業業績。
也有分析師認為,煤炭價格雖然已經進入下降周期,但預計今年4季度到明年春節前后,在冬季用煤需求的帶動下,動力煤現貨價格還可以維持高位震蕩的走勢。在此之后,由于煤炭需求的大幅放緩,煤炭價格將進入下降通道。
冬儲煤影響有限
不少業內分析人士對冬季儲煤需求表示期待。每年煤炭市場都會隨季節變化出現需求波動。到四季度,隨著氣溫下降,北方部分地區冬季儲煤需求增加,是煤炭行業的傳統旺季。
龔云華認為,進入四季度冬儲煤高峰時段,具備定價權的煤炭企業將有要價的能力。民族證券分析師李晶也表示,需求旺季來臨,煤價有望企穩。
不過,一位電力業內人士透露,國家下發的冬儲煤指標為3200萬噸,但目前全國社會庫存已經超過3700萬噸,這意味著冬儲煤根本不需要再另外儲煤。一位煤炭企業人士稱,冬儲煤“早就儲夠了”。
業內專家表示,冬儲煤的需求雖然不能明顯促使煤價回升,但將有助于保持現價,或減緩價格下降的趨勢,消耗劣質煤庫存。目前秦皇島港庫存的煤炭大多為5500大卡/千克以下的品種,而發熱量高的優質動力煤仍然供不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