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選擇了廣東,廣東抓住了機遇,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區和先行地,30年,廣東完成了從經濟落后的農業省向全國第一經濟大省的跨越,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跡,科技創新功不可沒。早在1991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把廣東省經濟社會的發展調整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科技興粵”、“人才強省”戰略在創新型廣東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如今,科技創新在構建廣東現代產業體系中又將擔當重要角色。
科技創新:經濟戰場的發動機
近年來,廣東經濟發展從數量、速度向質量、效益轉變,經濟增長創造了世界奇跡。但是,欠發達地區工業化進程緩慢、大量勞動力找不到出路,成了制約廣東科學發展的瓶頸。“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繼續按過去的發展模式‘加快發展’,其結果不僅欲速不達,甚至會毀掉今天的發展成果,危及子孫后代發展的條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不久前向全省干部群眾敲起警鐘,并強調要“依靠思想大解放,推動科學大發展”。
今年5月,廣東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提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和勞動力“雙轉移”戰略,為珠三角發達地區發展高新產業騰出空間,同時促進欠發達地區的發展。為此,廣東拿出500億元資金,用5年時間實施“雙轉移”,全力推動新一輪大發展。此舉是廣東劃定珠三角經濟圈以后,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全省整體經濟實力、促進社會和諧的最大動作。
早在2005年3月25日,中山火炬開發區就與粵西陽西縣簽訂協議共建轉移園區,當時廣東還沒有提出“兩個轉移”。中山火炬開發區是國家級高新區,擁有6個國家基地,聚集了電子信息、包裝印刷、生物醫藥、精細化工、汽車配件5大支柱產業。作為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中山火炬(陽西)產業園不僅為中山火炬進入“后工業時代”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也為陽西從農業經濟過渡到工業經濟,提供了成功之路。2008年8月2日,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視察了中山火炬(陽西)產業轉移工業園。2008年上半年,廣東16個高新區工業總產值達4516億元。高新區的飛速發展,為廣東實施“雙轉移”提供了平臺。
專業鎮是實施“雙轉移”的又一重要角色。專業鎮是民營企業的集散地,其中60%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目前廣東有229個專業鎮、10個創新示范專業鎮,128家專業鎮技術創新中心,推廣技術成果2100多項,對推動兩翼山區經濟崛起、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起到了重大作用。
在廣東,科技創新始終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主戰場進行,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超過了50%。像重大科技專項、專業鎮、高新園、粵港科技合作等,在突破經濟發展瓶頸、實現科學發展、探索具有廣東特色的科學發展道路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支撐和核心驅動作用。
省部產學研:經濟騰飛的助燃劑
今年7月14日,作為“中國專利金獎”得主和省部產學研合作重點支持項目,廣東志誠冠軍集團和華中科技大學聯合開發的“大容量不間斷電源”,分別獲得廣東省政府和東莞市各100萬元的獎勵。
從一個創辦只有17人的小工廠,發展成為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年產值近10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短短幾年填補國家5項空白,其產品的整體技術被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新產品計劃和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志誠冠軍集團的成功證明,“產學研合作的發展戰略”是企業由小變大、由弱到強、提升競爭力的最佳選擇。
3年來,廣東省聯手科技部、教育部推出的“省部產學研”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合作層次不斷提高,合作成效不斷顯現。據統計,參與省部產學研合作的重點高校76所,入粵參與研發和成果轉化的省外高校專家教授3800多名,參與產學研合作的廣東企業6000多家,合作項目上萬個,共建省部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64個,投入專項資金6億元,帶動地方財政投入28億元,引導社會投入405億元,實現總產值累計4088.3億元。
不能想象,一代落后的產業技術會帶動一個國家先進的產業,也同樣不可想象,一個對國家產業發展無能為力的教育體系,能夠培養出國家社會需要的建設人才。
在廣東重大科技專項中,幾乎都有產學研合作項目的參與。廣鋼集團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開發的CSP工藝生產集裝箱板成套技術,填補了世界空白,擺脫了我國集裝箱板生產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狀況,為企業創造了8億多元的效益。
從學問到產業的跨越,“省部產學研”的合作開辟了兩條大路:一條是經濟建設主戰場的自主創新之路,一條是與產業企業結合的教育改革之路。僅僅3年,這兩條大路在廣東越走越寬廣。
如果說,省部產學研合作是一種創新,那么省部產學研合作中的“行業創新聯盟”,堪稱創新中的創新。由37所國家重點高校、23所科研機構和149家廣東名企共建的17個跨區域、跨學科、跨行業的“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在提升產業競爭力和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方面優勢逐步顯現。目前,省部產學研合作已在全國產生了明顯的示范帶動作用。
人才高地: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人才永遠是第一生產力”。可以說,科技創新與高端人才是支撐、創造廣東經濟奇跡的兩駕馬車。在招賢納才方面,廣東技高一籌。日前,廣東再次攜手教育部、科技部,啟動“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從全國重點高校、國家級科研機構中選派100名專家學者,分別到100家廣東科技型企業駐點1年,開展技術對接、產品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工作。這是廣東實現產業結構的一個戰略選擇。
這幾年,廣東不斷創新“凝聚、引進、培養人才機制”,建設“人才高地”不惜血本。2004年,廣東先后在廣州、深圳、東莞、中山和江門5市設立了“廣東科技人才基地”,依托當地的企業孵化器和創業服務中心,以省、市聯動的方式,共同構建人才工作平臺,圍繞“培養、引進、留住、用好”做文章,大力扶持省內杰出學科帶頭人、優秀項目人才團隊、博士后、海外留學回國人員創辦企業申報項目,落實“科技興粵”、“人才興粵”戰略。如用3億元扶持的“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項目”,實施兩年來,所扶持的2個國家創新群體和68個省自然科學基金研究團隊已發表SCI論文2823篇,申請發明專利485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243項,培養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5人,973計劃首席科學家4人。
在引進高端人才方面,廣東高招出棋。2006年,聯手國家基金委成立“聯合基金”,每年出資5000萬元,圍繞廣東未來戰略發展的農業、醫藥、能源、環境、電子信息與新材料等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向全國高校、科研單位拋出“繡球”。由于“聯合基金”屬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組成部分,僅2006年就有63位院士、20多位長江特聘學者參與聯合基金項目的申報,其中清華大學就遞交了33個項目申報書。2007年又有20多個省市的300多個科研項目申報了聯合基金。國家基金委主任陳宜瑜院士認為,“聯合基金”吸引和凝聚了全國及廣東優秀科學家,對解決廣東地區經濟、社會、科技未來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廣東在若干研究領域逐步形成特色和領先優勢。
如今,“敢為天下先”的廣東又以超凡的遠見卓識,提出了“以世界的眼光謀劃廣東”,計劃用5至10年的時間,基本建立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率先走出一條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相協調的科學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