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廣東人開始詮釋“聚變的命題”———與教育部、科技部聯合開展的產學研合作。
產學研合作,在廣東是大家并不陌生的一件事。從早期的“星期六工程師”,到大學老師的私私相授;從和科研所合作項目,到利用大學實驗室解決難題;從公誼私交的關系,到三顧茅廬的拜請……廣東的產學研合作,在改革開放的大書中,絕對是一篇十分精彩的章節。但是,這些民間的、單獨的、個體的、單薄的合作,還遠遠不能滿足一個經濟大省對創新的渴望與需求。
于是,廣東省委、省政府直接向教育部、科技部拋出了更大的“繡球”。
國家創新的核心部門,對此深意心領神會。一幕由一省兩部共同導演的“聚變的命題”,如同一場精彩的壯劇,在廣東歷史的舞臺上拉開了帷幕。
近3年來,合作規模不斷擴大,合作層次不斷提高,合作成效不斷顯現。據統計,參與省部產學研合作的國家重點建設高校76所,入粵參與研發和成果轉化的省外高校專家教授3800多名;參與產學研合作的廣東企業6000多家,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近萬項,共建省部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64個;省部產學研結合專項資金投入6億元,帶動地市財政投入達28億元,引導企業投入達405億元;各類產學研結合項目的實施取得顯著成效,實現總產值累計4088.3億元,出口創匯累計735.6億元,新增利稅累計670.3億元。
如果說,省部產學研合作是一個創新,那么,針對專業鎮創新平臺而言,省部產學研合作中的行業創新聯盟,可就堪稱創新中的創新了。
這里是佛山禪城區的南莊。由東鵬陶瓷、新明珠陶瓷等廣東陶瓷企業和哈爾濱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聯合組建的“清潔生產產學研戰略聯盟”,正在我國建筑陶瓷產業最為集中的佛山地區組織實施“陶瓷清潔生產產業共性技術”重大科技專項,著力攻克陶瓷粉料和坯體制備清潔生產及高效節能陶瓷窯爐等關鍵技術難題,在陶瓷節能減排、三廢處理等方面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設備,使陶瓷制造過程中主要耗能環節的能耗降低20%以上,廢渣利用率提高95%以上,實現廢水零排放、廢氣排放符合國家標準的目標。目前,正在3家大型陶瓷企業建立清潔生產示范線,并將在陶瓷主產區全面推廣應用。
由37所國家重點建設高校、23家科研機構和149家廣東知名企業,聯合組建了17個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在產業重大共性技術創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跨區域、跨學科、跨行業的聯盟集成創新優勢逐步顯現,長期以來制約廣東產業競爭力提升的一批重大共性技術難題,得到了成功的突破,有力地推動了廣東產業的發展。如: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電子科技大學牽頭,聯合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單位組建的“下一代通信產學研戰略聯盟”,承擔了“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基站產業共性技術”重大科技專項,成功突破國外技術和專利封鎖,研發在功放效率、抗干擾能力、頻譜兼容能力等方面居全球領先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WCDMA基站,使基站的功放效率從原來的30%%提高到40%%(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產品不僅將大大提高我國通訊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占領國際高端通訊市場,同時,該產品的推廣應用,也將為中國移動每年節省電費超過40億元。又如,由華中科技大學牽頭,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科達機電、佛山國星光電、東莞南興木工、深圳群達行精密模具公司等單位聯合組建的“數字化制造裝備產學研戰略聯盟”,正在組織實施“數字化制造裝備產業共性技術”重大科技專項,集中突破LED制造、木工制造、墻材制造、汽車模具制造等重大成套生產裝備的國產化難題,打破該類設備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檔成套設備。目前該項目研發進展順利,預計2009年可形成規模生產能力,并將大幅度提升廣東裝備制造業的數字化水平,推動廣東乃至全國輕工制造、電子制造、汽車模具制造等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如果說,廣東專業鎮創新平臺的建設,解決了橫向的區域經濟創新模式。那么,省部產學研合作中的行業創新聯盟,就解決了縱向的行業創新模式。
一縱一橫,合縱連橫,縱橫交錯之間,創新型廣東的創新好戲連臺上演了。
2008年7月18日,全國45所重點建設大學的代表聚集廣東東莞,共同協商“省部產學研”的又一個精彩之舉:從大學精選100名左右的專家學者,作為科技特派員派駐廣東省100多家企業。
為了進一步深化省部合作,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大規模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全面提升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廣東省、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實施“省部企業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作為試點,今年從全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級科研機構中選派100名青年教師或科技人員,分別到100家廣東科技型企業駐點1年,開展技術對接、產品研發、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工作。
這是廣東省實現產業結構的一個戰略選擇,同時也是教育部進行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的一個選擇。
根本不可能想象,一代落后的產業技術會帶動一個國家先進的產業。
同樣也不可能想象,一個對國家產業發展無能為力的教育體系,能夠培養出國家社會需要的建設人才。
因此,選拔優秀的青年教師,長期派駐企業生產第一線,接受國內外市場的嚴峻考驗。根據企業和市場的需求進行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在取得了產業工程的成就和經驗背景之后,再回到大學教書育人。正如教育部部長周濟所言,把論文寫在大地和車間,把大地和車間的感受帶回課堂。
教育部把向企業派駐科技特派員行動,作為大學學科建設和人才建設的重要舉措。于是,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雙贏的戰略選擇!這就是抉擇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