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網訊(記者姚冬娜)作為中國最重要的電力企業,中國的五大發電集團在2008年前三個季度呈現了持續虧損的狀態。專家呼吁盡早在今年內調整電價,以解電企燃眉之急。
有電力專家預計,五大發電集團2008年將分別虧損達到近100億人民幣,即使其中個別具有比較優良資產優勢的公司,虧損額度也將達到近80億元人民幣。
該專家表示,由于經濟放緩和需求減少,全國發電量增速已經出現連續回落。據統計,今年1至9月份全國發電量259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74%,較去年同期16.4%的增速放緩;預期全年發電量增速將不超過12%。
由于經濟放緩和需求減少,全國發電量增速已經出現連續回落,其中6-9月回落更為明顯,而今年后幾個月的發電量增速也可能不會超過10%。與此同時,發電企業受煤炭資源緊張、運力不足的影響,電煤采購價格不斷上漲,盡管兩次調整上網電價,但是由于電煤價格上升速度更快,發電利用小時不下降,使得燃煤發電企業的經營狀況并未見明顯好轉。并且,虧損狀態仍然在繼續。
10月初,秦皇島港口的煤炭庫存由7月的遠不足600萬噸急升至817萬噸。10月6日大同優混煤(6000卡路里/千克)和山西優混煤(5500卡路里/千克)的現貨價分別由7月的峰值下降了9.8%和13.6%,至950人民幣/噸和880人民幣/噸。
盡管電煤壓港嚴重,價格也已持續下滑,但由于合同煤炭價格沒有隨市場煤價大幅下滑,電力企業的虧損仍在繼續。
日前國電集團山西大同二電廠一位高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我們目前的存煤僅足五天使用。”據了解,這家身居煤炭產地大同的電廠,電煤供應一直十分緊張。電廠一共8臺機組,都是比較新、效率比較高的發電機組,但已經因為缺煤停掉了3臺。
另據某上市發電企業一位高管分析,發電企業的實際上煤價格比市場價低,1000元以上的煤根本沒人買,但是600-800元之間的煤,價格不但沒跌反而有所上漲。“電煤的供應依然緊張,市場上沒有合適的煤可買”。
該高管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指出,無論價格的高低,儲備冬季用煤卻是各發電企業都不敢懈怠的。“‘冬儲煤’從奧運會結束之后就已經開始了。”
據介紹,每到年末,由于各行各業都希望完成全年的既定生產任務,用電的增量會比較大,加上取暖用煤,會更加增加電煤供應的緊張。
面對大量發電企業持續陷入困境,以及今后一個時期內受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我國可能再現“電荒”的隱憂。
有專家預計,中國在2009年的社會用電需求將可能出現下降的趨勢,而由于電煤的計劃價格和市場價格存在比較大的懸殊,電煤價格下降的可能性不大。受這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錯過緩慢平穩提高電價、抑制虧損的最佳時機后,靠大幅度提高電價彌補歷史欠賬的難度會更大,如果目前不盡快提高上網電價,明年電力企業的經營會會變得更加艱難。因此,業內人士紛紛呼吁,在目前的緊張形勢下,應當冷靜思考、迅速行動,盡早在今年內實現電價的調整,為2009年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專家擔心,如果煤電價格長時間不能有效聯動,繼續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資金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電廠將由于無錢買煤、無煤可燒而被迫停運。同時,也會對新項目的開工建設,完成全國一年約3000億的電源基本建設投資、1億千瓦的投產任務造成很大困難,影響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而對國民經濟的平穩運行造成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