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次貸危機的噩夢中,還有一個受益人藏在后臺,這就是中國。
關于美國次貸危機的文章有很多了,各位專家包括我本人的分析,都主要涉及到了次貸危機的負效應。換一個角度看美國的次貸證券化市場,也應該客觀分析一下次貸市場的另外一面,即它的存在合理性以及對中國經濟的積極作用。
噩夢取代狂歡
次級抵押貸款是給美國窮人發放的住房按揭,所以首先是美國的窮人住上了他們所夢想的房子。而需求增加導致的房價上揚,使富人住的房子也因此受益,美國的住宅市場空前火爆。
在房價持續走高的背景下,作為抵押品的住宅是AAA級的資產,所以才有了兩種AAA級的證券化產品,簡而言之,就是富人的AAA級正品券和窮人的AAA級次品券。兩個券種都是AAA級的,次品的利率高于正品,結果在住房資產證券化的市場上,高收益的次品比正品更受歡迎。銀行短期內把此類貸款打包成為證券,銀行的信貸風險分散到證券市場的投資人身上,回籠的貨幣再去發放次級貸款,發出去后再打包證券化,賣到次貸證券化市場上。如此循環往復,購銷兩旺,迅速擴張,市場規模在十年間增長了將近十倍,發行總額接近一萬億美元。
在次債市場的瘋狂擴張之中,幾乎所有的參與者都在收益,直至美國房價由升轉跌,次債的抵押品從AAA級下降到A級以下,一場金融盛宴才曲終人散,噩夢取代了狂歡。
危機背后的受益人
在這場狂歡到噩夢的鑼鼓聲中,還有一個受益人藏在后臺,這就是中國。美國的窮人住進了新房,房子里裝的家具幾乎都是“中國制造”。一個美國中產階級的家庭主婦寫了一本暢銷書:《沒有中國制造的日子》,坦承沒有“中國制造”的生活雖然也能過,但是會很不方便,這就引出了遠在大洋彼岸的受益人——中國。
于是我們看到,由于美國的窮人有了房子,中國的產品增加了出口,中國的窮人有了工作。美國的高消費和高負債支持了中國的高生產和高出口,世界經濟因此多了一輛“雙輪車”:左邊一個輪子是美國的“兩高”,右邊一個輪子是中國的“兩高”,中間的車軸是美國的次貸及其證券化市場。這個結構,就像兩個瘸腿的人攙扶在一起,讓原本失衡的身體恢復了平衡,世界經濟的總體增長也因此受益。我們還真應該感謝這個創新的證券化市場,是這個市場的高速增長擴大了美國人對中國制造業產品的進口需求,刺激了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高出口。
金融業的神奇力量
現代金融業在1970年代以來日趨走向證券化,把金融交易的流動性發揮到極致。多層次的證券市場,首先是一個制造風險和經營風險的市場,只有風險越多越復雜,經營風險的需求和技術才會越高,金融業的收入來源和發展空間才會不斷放大。
美國的次貸及其證券化的市場,把一個簡單的住宅市場價格上升的趨勢,經過若干次的打包和衍生交易,演變為一個多層次的金融交易市場。在房價上升趨勢不變的條件下,它不僅讓美國的窮人和富人都收益,而且讓美國的銀行和證券也受益,此外還讓中國的出口和就業同時收益。現代金融業神奇的創新力量由此可見一斑。
雖然美國次貸市場的金融盛宴曇花一現,悲劇收場,金融巨頭們被迫吞下了次貸危機的苦果,相繼為他們對非理性暴利的后果付出了代價,甚至殃及池魚,讓許多外國金融機構也付出了代價。我們還是應該從次貸及其證券化的產業鏈中學到許多東西,看到人類經營和管理風險的能力在不斷提高,并從中體驗到金融創新的誘惑與挑戰。管理
(本文作者系國金證券(26.60,-1.75,-6.17%,吧)首席經濟學家,同時供職上海交大海外學院行為金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