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還是這呼啦啦的西北風,卻引得客商紛至沓來,幾億、幾十億的大項目紛紛“登陸”,為張垣大地吹來了“真金白銀”。
漫山遍野的銀色風車聳立于幾十米的高空,綿延在百公里的田野、路旁、山頂,轉動的槳葉猶如一只只隨風起舞的雄鷹,讓人心潮彭湃。這是每一位途經壩上各縣的旅客留下的最為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市大力發展風力發電的一個縮影。
換位思考,西北風吹來“金元寶”
我市地處內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的交界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造就了我市特有的氣候特點———多風,尤其是壩上地區一些山梁、風口風力資源豐富。
大風怎么也說不上是農業生產的有利因素,而風卷黃沙還對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造成不小的危害。多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組織群眾植樹造林,涵養水源,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風沙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危害。同時,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各級政府不斷思考如何能夠將風力資源利用起來造福人民。經過科學討論,全市上下形成共識:“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告訴我們,綠色能源風電項目的開發,這不是拼搶現實,而是爭奪未來”。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市風能資源儲量高達1700萬千瓦,可開發區域地勢平坦、交通方便,且地處京津唐地區的電力負荷中心,電網架構較好,具有良好的開發價值。
思想決定行動。1991年一些企業登陸我市開始風資源調查,1995年原華北電力集團公司成立了張家口長城風電有限公司在我市進行風電開發,風電場從1996年2月開始裝機,至1998年12月共安裝24臺風機,盡管裝機規模只有0.985萬千瓦,但運行10年來不僅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而且取得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填補了我市在風電產業的空白,堅定了我市走上“風中掘金路”的決心和信心,也為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落戶我市奠定了基礎。
搶抓機遇,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花落”張垣
進入21世紀后,發展風電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隨著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以及北京奧運會的申辦成功,國家加大了對開發綠色能源的支持,發展綠色能源成為國家電力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風電開發恰好與國家這一大政方針實現了完美契合,為我市做大做強風電產業提供了可能。2006年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20%的綠色能源要求,則徹底將風電開發這塊“美味蛋糕”擺在了我市面前。
要使豐富的風能資源盡快得到開發利用,形成優勢產業,而不再是僅僅停留在紙面上“紙上談兵”,必須以項目為載體,激活風電產業主體,打造一個風電項目發展平臺———爭取國家首個百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落戶張垣。
為了盡早拿下這個項目,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親歷親為:對內果斷決策,及時協調,為基地的競標工作鋪平道路;對外則抓住一切機會與國家、省有關部門和相關企業進行接洽商談,向他們表明該基地對于張家口的重大意義以及市委、市政府對建設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堅決態度,并多次跑省進京,爭取到了國家、省發改委等部門的大力支持,為基地競標關鍵性節點工作掃清了障礙,并給下面具體的跑辦人員樹立了榜樣和增添了力量。作為項目跑辦的主要負責部門,市發改委等和有關縣更是把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當做了頭等大事,發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緊盯基地競標不放,傾情投入,全心參與,最終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使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花落”張垣。它的成功昭示了一個道理:其他地方能辦到的事情,張家口人也能辦到!
2007年3月26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了張北單晶河20萬千瓦風電特許權項目,這標志著我市壩上百萬千瓦級風電示范基地項目正式開始建設。
由點到線,風電產業“龍型初顯”
隨著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落戶我市,國電、華能、國華、龍源、大唐、中節能等電力巨頭紛紛在我市上演“搶灘登陸”。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總裝機容量達到68.235萬千瓦,“吃掉”了河北省“風電蛋糕”的絕大部分份額,成為了全國風電裝機最多的地區之一,預計明年壩上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將全部開工建設。初戰告捷的我市并沒有“夜郎自大”,而是繼續向壩上地區第二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競標發起沖擊,目前第二個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開發方案已上報國家發改委,而遠期目標更是直指千萬千瓦以上。
俗話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未來的長遠發展中,“打造空中能源三峽,建設國家風電基地”是我市風電發展的戰略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兩頭在外”的發展模式卻制約著“風電三峽”的建成。
“不解決風電設備本土化的問題,在風電產業中沒有話語權,張家口的風電發展永遠要看別人的眼色。”面對呈幾何級數般增長的風電裝機容量,市委、市政府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而是時刻懷著憂患意識,為了真正將風電開發做成產業,形成產業鏈條,他們依托豐富的風能資源和具有優良傳統的機械加工產業優勢,由點到線,積極尋求風電設備加工本土化,做張垣人自己的“風車”,鼓勵支持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特別是風電企業在我市進行與風電相關、相近產業的開發,推進我市風電產業化進程,引進國內外風機制造企業在我市建廠,擴大風電設備生產及加工能力。三北拉發克鍋爐有限公司、浙江運達風電設備制造公司、宣化冶金環保設備制造(安裝)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有識之士”紛紛“試水”,我市風電產業“龍型初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