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從天津市發改委獲悉,根據國家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圍繞本市發展循環經濟的總體目標,本市確定了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等五大節能減排措施。
這五大措施包括:一是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市有關部門緊緊把住土地、信貸兩個閘口,把節能降耗、污染減排作為市場準入的強制性條件,按照“上大壓小、扶優汰劣、有保有壓”的思路,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實施新開工項目管理部門聯動機制,確保新建項目符合發展循環經濟的要求。市有關部門和單位嚴格執行項目開工建設“六項必要條件”,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新上項目與節能減排指標完成進度掛鉤,與淘汰落后產能相結合的機制,落實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品出口的各項政策。如電力、物價等部門加大差別電價實施力度,提高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差別電價標準。二是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加大淘汰電力、鋼鐵、水泥、鐵合金、電石、焦炭、平板玻璃、造紙、酒精等行業落后產能的力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執行國家和本市制定的發展規劃與產業政策,發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進生產能力。進一步完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政策支撐體系、技術創新體系、投融資體系和中介服務體系,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化和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化。全市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三是推進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在前期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基礎上,下一步要重點實施鋼鐵、電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5大重點能耗行業余熱余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節約和替代石油、工業鍋爐改造、建筑節能等10大節能工程,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及再生水回用、電廠脫硫及供熱鍋爐并網改造、在線監測系統建設等減排工程。四是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的開發與產業化。建設能源替代、高效燃煤鍋爐、清潔燃料汽車等科技開發項目,通過優化技術創新與轉化的政策環境,加快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的成果應用與推廣。建設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平臺,建設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體系。五是實施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在政府機構、企業、家庭社區等9個專項區域中,開展節能減排活動。如政府機構推進綠色辦公和綠色采購,構建綠色消費模式。企業鼓勵職工圍繞節能減排實施小革新、小發明、小設計、小創新等,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家庭社區重塑家庭生活綠色消費模式,創建節能減排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