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后三年國內關閉及改造小煤礦數量繼續增加。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十一五”規劃組建大型煤炭企業,產量將占全國產量的40%。另一方面加速小煤礦的關閉,產量占比逐步下降。國內煤炭行業集中度通過建大關小進一步提高。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日前聯合發布《關于下達“十一五”后三年關閉小煤礦計劃的通知》(下稱《通知》)。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監局局長趙鐵錘近日表示,“十一五”后三年將現有小煤礦淘汰關閉一批、擴能改造一批、大集團整合改造一批,力爭到“十一五”期末把生產能力在30萬噸/年以下的小煤礦數量控制在1萬處以內,產量控制在7億噸。
據統計,2007年底國內小煤礦數量14,069處,《通知》預計“十一五”后三年全國再減少小煤礦4,000余處,其中徹底關閉2,500余處、擴能改造(包括大集團整合改造)1,500余處。《通知》是煤炭行業“十一五”規劃關閉小煤礦的繼續和政策化。按照單礦4萬噸計算,關閉2,500處煤礦影響煤炭產能約1億噸。假設平均分攤到各年,則未來三年每年關閉產能約0.33億噸。未來三年煤炭行業產量年均增長約2億噸,年度復合增速8%。基本與經濟增長相匹配,預計未來三年煤炭供求基本平衡。
一方面,“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煤炭總產量將控制在26億噸左右,新增煤炭產量以大型煤礦為主,中型煤礦為輔,壓減小型煤礦產量。規劃明確提出,到2010年構建6-8個億噸級和8-10個5,000萬噸級的煤炭企業,占全國產量40%;另一方面,關閉小煤礦使得其占比從2007年的38%下降為2010年的22%。煤炭行業集中度通過建大關小進一步提高。
“十一五”中后期煤炭行業將掀起一輪整合風暴,通過整合徹底扭轉國內煤炭工業散、小、亂的格局,促進煤炭行業步入健康發展軌道。整合是行業發展趨勢,但需要政策支持。由于行政區劃仍然存在,市場經濟不夠完善,在多方利益的爭奪下既定目標實施起來頗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