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榮融日前表示,中國企業在謹慎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的同時,也可以適當考慮并購國際企業。
全球經濟危機使中國企業在并購方面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機會。目前歐美國家放松了對中國企業并購“經濟安全”方面的戒備,同時相當多的大型國外企業資產縮水,兼并價格相對便宜。
中國汽車企業也面臨海外并購的機遇。IBM中國商業價值研究院咨詢經理丘琪錚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汽車企業在實施海外并購時,首先要明確并購的目的。目標不明確和缺乏對國際市場的了解,以及輕視并購后期管理整合,往往造成并購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 中國企業正成為跨國并購主動方
《中國企業發揮并購效力的法則: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以下簡稱白皮書),這是IBM商業價值研究院最新發布的白皮書的標題。丘琪錚說:“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希望通過并購實現快速發展,但是統計數字顯示,大多數并購以失敗告終。這讓很多企業感到困惑,認為跨國并購是一件碰運氣的事。”
目前,中國公司日益成為國際并購活動的主角———收購方,而不是被收購方。2007年,中國企業實現海外并購金額達到6.7億美元,比2006年增長了179%。
上海汽車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肖國普在談到中國汽車企業海外并購與國際化經營時說,汽車產業是資本和技術雙密集型的產業,可以預計在未來更加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中,各國汽車企業將不斷進行兼并重組。中國企業應該積極通過資本重組對外國的汽車企業進行控制,從而掌控專業技術、研發能力、網絡、品牌等資源。這樣不但可以快速提升中國企業在世界汽車產業中的地位,在自主研發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還可以規避匯率變動帶來的貿易風險。
- 并購不能有“撿便宜”的心態
丘琪錚認為,企業實施海外并購,明確并購目標非常重要,這個目標應該與公司的整體發展目標一致。
“不應該只是因為看到一家公司運營不下去了,就抱著‘撿便宜’的心態匆忙實施并購。” 丘琪錚說,“在上汽、南汽并購英國的汽車公司時,到底出于什么目的?是為了獲得產品?還是為了進入新市場?這些似乎都不太清晰。”
據悉,歐美不少成熟跨國企業都把并購作為一項長期戰略,有專門負責并購研究的團隊,確定一批并購對象并長期跟蹤研究,尋找合適的時機實施并購。這些企業把并購作為一個主動策劃的過程。“在一家公司瀕臨破產的時候突然介入并購,無法深入了解公司的文化,風險很大。”丘琪錚說。
據介紹,上海一家著名的跨國公司打算通過并購盡快進入北京和廣州市場。這家公司對上海和北京的300多家備選目標公司進行全面評估和系統篩選,最后又對10家最佳備選企業進行更詳盡的資料收集。“這種主動、戰略驅動式的收購方法,與很多公司采取的被動的、投機式的方法形成了鮮明對比”。
- 不要著急給并購專家“升官”
白皮書認為,目前中國企業普遍對并購后的管理整合不夠重視,合并后的整合不到位,常導致并購最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中國目前非常缺乏有大型企業并購經驗的人才。” 丘琪錚說,“一些人參與了企業的并購工作,成為‘并購專家’。但是這些人往往被任命為新公司的領導,他們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無法在今后的并購中被繼續利用,這是一種浪費。”
專家認為,隨著中國企業開始從戰略的高度頻繁開展并購活動,企業需要建立專業的團隊。成功的并購需要技巧,不能靠碰運氣,已經開始并購活動的中國公司需要培養更多相關人才。
肖國普說:“在實施海外并購時,借助專業咨詢機構,聘請專業的國際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專業的咨詢機構在法律、管理、融資等方面充分發揮顧問團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