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此次上調出口退稅率里包含了醫藥行業,但幸運兒并不多,僅包括抗艾滋病藥物、基因重組人胰島素凍干粉兩項藥品。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朱長浩表示,雖然調整幅度由5%提高到了13%,對制藥企業有積極影響,但影響的幅度并不大。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陶劍紅進一步解釋說,中國的高科技藥物生產出口量并不大,因此本次上調對于整體醫藥出口不會有太大的促進作用。
陶劍紅介紹,原料藥的生產和出口在中國醫藥經濟中占有很大比重,原料藥產量占整個醫藥產量的40%左右,如果上調該品種藥物的出口退稅率,將會極大地促進中國醫藥出口。
不過,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常務副會長于明德認為,目前國家不調整原料藥的出口退稅率亦有原因,由于國際市場價格增長迅速,過去一段時間內中國原料藥生產企業的利潤增長率比較高,盡管去年的出口退稅率下調對企業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但目前“日子還不難過”。
今年以來,中國外貿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民幣升值壓力巨大,外需市場亦有走弱跡象。但于明德介紹,中國很多品種原料藥在國際市場占有很強份額,因此在外貿出口方面擁有一定的話語權,目前受外貿環境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