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業界關于當前是通脹壓力減緩還是通縮跡象顯現的爭論,央行行長周小川昨日表示:“目前通貨膨脹形勢有所好轉,未來可能出現交替和反復。”
昨日,周小川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做了國務院關于加強金融宏觀調控情況的報告。在談到未來穩定物價工作時,周小川說,經濟中既存在著可能引起物價上漲的成本推動因素,也有物價出現持續回落的可能,因此在政策把握上需要特別謹慎。
受次貸危機影響,越來越多的經濟體開始將政策重點從抑通脹轉向保增長。周小川表示,在相對寬松的貨幣條件下,一旦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國際商品價格就可能重拾漲勢。而且從國內看,也存在著較強的工資和成本上漲預期。9月份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漲幅仍達9.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高達22.9%,有進一步向消費物價傳導的壓力。
另一方面,隨著全球經濟放緩,近期國際油價已跌至60美元左右,國際煤價近一個月內下跌近25%。作為推動我國CPI和PPI上漲的外部力量,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顯著回落,顯示國內物價存在下行動力?!斑@意味著,我國通脹形勢會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未來有可能出現交替和反復?!敝苄〈ㄕf。
作為通脹發生的表現之一,流動性過剩問題自去年年底以來一直被視為重點調控對象。
經濟學家厲以寧昨日對此提醒說,貨幣流量分析的缺點現在越來越明顯,一旦遇到流動性過剩就祭出緊縮政策,由于企業、個人都對政策導向十分敏感,流動性過剩隨時都可能轉為流動性不足,甚至相互交替,因此有必要注意把握調控的度。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周其仁昨日也向記者重申了他對未來政策方向的觀點:“不能夠靠開貨幣龍頭解決問題,只有當通縮征兆出現,才可以放開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