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在中國的一些大城市,養殖業畜禽糞便排放量超過了1000萬t,大大超過了這些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固體廢物的總排放量。它們流入河湖水體,造成水體的嚴重污染,也是許多疾病的重要傳播媒介。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季告訴記者,全國畜禽糞便年產生量已達到約25億t,是工業廢物的2.7倍。其中各種污染成分的年產生量已經接近工業廢水,而畜禽糞便進入水體中的COD、氮、磷的量已經超過化肥。
寶貴的有機肥資源?嚴重的污染源?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的N、P等營養物,是營養非常豐富的有機肥。長期以來,我國農民一直把畜禽糞便作為提高土壤肥力的主要來源。畜禽糞便既是寶貴的有機肥資源,又是嚴重的污染源,如不經妥善處理即排入環境,將對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氣造成嚴重的污染,并危及畜禽本身和人體健康。李季說,特別是在大城市郊區的集約化大型畜禽養殖場,畜禽糞便由于沒有出路,長期堆放致使空氣惡臭、蚊蠅孳生、污染周圍水環境,因此成為環境的重要污染源。而且,他介紹,畜禽養殖場排放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遠遠高于一般居民生活污水,且遠高于《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596-2001)規定的最高允許日均排放濃度。
同時,在在畜牧業生產中,因采用沖水方式清洗場地,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出,這些污水中有大量的有機質、消毒劑、病原菌微生物和寄生蟲卵等。李季舉例說,一個年產10.8萬頭肥豬的養豬場,每小時可向大氣排放15億個菌體、159kg氨、14.5kg硫化氫,這些物質對大氣的污染半徑可達4.5~5.0km,大量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影響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并導致嚴重的水體富營養化。
畜禽糞便污染直指環境負荷警戒線
調查顯示,黃浦江流域畜禽糞便的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總P、總N年污染負荷量分別為6.86萬t、2.22萬t、3.41萬t和0.31萬t,約占黃浦江污染物總負荷的36%。其他城市畜禽糞便污染同樣嚴重,1996年廣州市禽畜糞便廢水中化學需氧量占全市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總量的67%;北京市20世紀90年代初,畜禽養殖業排放的生化需氧量已相當于工業和生活污水生化需氧量總量的2倍。調查顯示我國畜禽糞便已經超過了總體土地負荷警戒值,體現出一定的環境脅迫水平和較嚴重的環境壓力。
據報道,按日排泄量計算,1頭奶牛日排泄量相當于16個人日排泄量;畜禽糞便中污染物質主要包括懸浮物、有機質、鹽、沉積物、氣體、細菌、病毒與微生物和N、P、K及其他養分,這些物質在畜禽糞便收集、貯存、運輸、肥田期間均有可能產生環境污染,進入水體則易形成面源污染。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王偉也指出,農業廢物是所有固體廢物中最大的一部分,而農業廢物中除禽畜糞便個農業秸稈外,很多像農資廢物等廢物都無從統計。他說,隨著養殖場分布的集約化,大型養殖場都建在城市周邊,其禽畜糞便對城市環境的污染會逐漸加大。
對于畜牧業造成的污染,國外發達國家早有認識,并且對養殖業的糞便及污水排放量都有嚴格的規定。如日本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提出了“畜產公害”問題,1999年又在相關法律基礎上制定了《家畜排泄物的正確管理及促進利用的相關法律》。歐洲一些養殖發達國家也都有嚴格的規定和管理規則以防止環境污染。我國養殖業發展起步晚,但是發展迅速,再加上長期以來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等原因,致使養殖業造成的環境污染現象越來越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