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老板是在紹興柯橋輕紡城做生意的外國商人,最近被人騙走了一大筆錢,這事對他打擊很大,現在整天茶飯不思。”。
而記者在紹興縣涉外管理服務中心和輕紡城司法調解所了解到,自去年至今,輕紡城涉外經濟糾紛有50多起,涉案金額百萬余美元。其中60%是因為雙方沒有簽訂合同,還有一部分是因為簽訂的合同不規范。
【現象】
涉外經濟糾紛困擾中國輕紡城
“出道”八年的外商被騙了
阿卜杜爾,巴基斯坦人,來中國8年,先后在上海、義烏等城市經商。如今,他和叔叔,還有哥哥一起在紹興縣柯橋鎮的中國輕紡城做布料生意。
“我做生意已經8年了,真的沒想過會被人騙。”通過翻譯小倪,阿卜杜爾滿臉無奈地向記者訴苦。今年上半年,阿卜杜爾與諸暨一家紡織公司有了業務往來,剛開始是每筆10多萬元的小生意,每次對方都是款到發貨。
7月初,該公司老板應某帶著兩名職員主動聯系阿卜杜爾。“我們在諸暨的廠里有一批積壓的窗簾布要處理,總貨額約167萬元。”考慮到之前的合作雙方都比較滿意,阿卜杜爾迅速將布樣郵給客戶,得到認可后,當即決定收購這批積壓貨。
次日,阿卜杜爾趕到諸暨驗貨,并商定按照應某的要求把這筆貨款一次性打入其銀行賬戶,應某答應貨款到賬后的第二天即發貨。
8月5日,阿卜杜爾依約將26萬美金(約合人民幣167萬余元)匯入應某的賬戶,在得到應某收款的通知后,便于次日趕赴諸暨提貨。沒想到,應某沒有現身。
“當晚他打電話過來說過三四天,就可以把貨交給我們,可是,之后再去提貨,卻還是說沒貨。”小倪氣憤地說。
后經輕紡城貿促會再三調解,應某寫下一份分期還款的欠條,并將自己使用的一輛私家車(價值約10萬元)作為信譽抵押。
但是,后來應某卻“人間蒸發”了。
“阿卜杜爾是信任對方的,才沒有簽合同。這事對他打擊很大,最近連飯都吃不下,每天只喝一點牛奶。”小倪告訴記者。
走投無路,阿卜杜爾只能向當地警方求助。后來,他和小倪在紹興縣公安局經偵大隊的陪同下,一起來到諸暨,找到了那間當初看樣品的倉庫。
“倉庫主人換了,貨也沒有了。”小倪說,他們在當地了解到,原來倉庫是應某租來的,10月14日到期。
提起老外臉一下子“黑”了
記者在中國輕紡城進行了隨機采訪。
一家賣珊瑚絨的店,掌柜的是一個年輕的小伙子,提起老外,臉一下子“黑”了下來,狠狠地說,“絕對不會再和他們合作了,被他們害得太慘了”之后,便緘口不言。
來自印度的那維(Navin),已在輕紡城做了兩年生意。“其實,也沒什么難的,就是在輕紡城里來來回回地逛,看到滿意的花色再殺價,基本上談攏了,然后再簽合同,等到貨到再把款打進來。”那維通過翻譯小張告訴記者。
那維表示,輕紡城的布料花色多,種類齊全,而且價格也合理,做生意關鍵就是信譽,如果合作愉快,就會和最初選定的商家長期合作下去。
“我們和老外在一起合作差不多有七八年了,一直比較平穩。”郭老板在北一區做彩絨布料生意,特意翻出自己和客戶簽訂的合同以及發貨單給記者看。“雖然就這么一頁薄薄的紙,但說到就要做到,生意才能回過頭來找你。”
郭老板說,“我們也聽說過一些店鋪被老外騙錢的,不過,這個肯定和雙方都有關系。做生意,肯定要多留一個心眼。”
【原因】
外貿局:不簽訂合同是直接原因
針對諸暨應某與阿卜杜爾的生意“糾紛”,紹興縣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王茂榮副局長認為,法律意識薄弱,不簽訂合同是直接原因。
“合同是雙方發生交易關系的證明,對維護雙方的權益都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沒有合同,一旦出事,要證明雙方之間存在交易事實會比較困難。”王副局長表示,在與外商做生意時,一個完備的涉外合同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王副局長介紹,輕紡城的很多商戶,最早都是給別人打工的,自己做老板后,法律意識仍然很薄弱。“輕紡這個行業,不同其他,需要實際觸摸,親自感受,譬如緞面布料,光澤或者是柔軟度,很難靠等級去硬性地規定。所以有些商戶會覺得,很多東西無法在合同里表述清楚,簽了也沒用。”王副局長說,很多時候,交易雙方就以口頭合同代替書面合同,在語言不通,只靠口頭說的情況下,很容易引發糾紛。“如果雙方都無誠意,調解就根本無法實施。”
【相關措施】
為不良外商建立“黑名單”
說到生意糾紛,王副局長又想到了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前段時間,一個韓國人打著商戶的旗號,在輕紡城騙走了600多萬。”
遇到類似情況,王副局長認為,可以先到浙江調解中心紹興辦事處請求幫助。這是專門從事涉外商事爭議調解的非營利性機構,主要就是通過調解的方式妥善解決國際貿易間的糾紛。
王副局長介紹,外商要合法進駐輕紡城,必須先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浙江省分會登記注冊,一旦被發現存在詐騙行為,馬上會進入貿促會網站的“黑名單”。“‘黑名單’與公安網是連通的,一旦有了不良記錄,就會受到關注。這樣也是為了保護我們的商戶。我們不歡迎沒有信譽度的貿易商。”
引導商戶加強法律意識
王副局長表示,為了加強輕紡城商戶的法律意識,紹興縣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聯合當地工商局、勞動局、國稅局、地稅局、銀行、外匯管理局等部門,專門不定期為其開展講座,今年已舉辦三次。“為了鼓勵那些外商使用合同,我們甚至連中英文對照的合同基本樣式都草擬好,他們只要往上填幾個數字就行了。”
此外,今年7月,紹興縣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還特別出版了一套中英文對照版本的涉外法律法規匯編,其中包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方法》等26篇法規。“只要有外商入駐輕紡城,我們都會免費贈閱一套。希望外商能多學習了解,并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
建立外商數據庫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家國(境)外企業在柯橋中國輕紡城設立常駐代表機構,常駐外商近2500人,流動外商8000多人。
如何管理這部分外商?紹興縣外貿局也想了一些辦法。“我們正在積極組建外商數據庫,主要就是為了掌握外商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為外商做好管理服務。通過這個數據庫,也可為國內商戶提供一種信用證明。”
但是,進行不久,該項工作卻遭遇了瓶頸。“技術方面的工作早就解決了,不過,從6月份至今,我們只收集到其中三分之一外商的信息。”王副局長告訴記者,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涉及到外商的行政管理權限。大部分外商的行政管理權限在省級部門,縣級行政部門想要得到外商的細節資料非常困難。“外商進來投資,登記和審批單位是省工商局,而外國人在輕紡城就業,也是紹興市直接管理的,這就造成了我們對這些基本信息的缺失,而且,他們的流動性很大,要一點點收集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