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形勢比我們預估的還要糟糕!”北京北雄科技實業公司總經理戴鴻在電話里向記者講述第104屆廣交會上的見聞,聲音聽起來有些嘶啞,“本屆首次實行‘一館三期’,展位總數創了新高,但參展的采購商與往屆相比大幅減少,訂單量銳減。”
盡管身患感冒,但是戴鴻并不打算在廣交會結束后立即回京,他的下一站是香港,然后是北美和歐洲。馬上就到圣誕節了,這是今年最后一個銷售旺季,他“還得再拼一把”。眼下,這家國內一流的玻璃器皿生產企業已經關停了兩條生產線,相當多的工人處于“放假”狀態,全公司都在“節衣縮食,準備過冬”。
同樣想法的還有華為總裁任正非,他給公司高管轉發了美國《財富》發表的一篇題為《思科準備過冬》的短文,并提出,華為也要準備“過冬”;而騰訊CEO馬化騰坦言:“在大經濟環境不景氣的環境下,互聯網企業應再次做好過冬的準備”;
三季度宏觀經濟數據表明,GDP增速跌破10%進入個位數時代,明確地給中國經濟敲響了警鐘。如今,“過冬”已經成為經濟界的熱詞。其實,從中央“6.13”會議到7月份高層東部調研,再到近期各項政策密集出臺,中國的“過冬計劃”正在逐步展開。
經濟的寒冬有多冷
所謂禍不單行,當中國通脹的局面剛剛有所改觀時,金融危機引發的世界經濟衰退又撲面而來。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來,中國的GDP增速已經連續5個季度拉出了陰線。
統計局10月份發布的數據表明,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已由去年同期的18.5%降至今年的15.2%,同比回落3.3個百分點。尤其需要引起重視的是,進入三季度以來,工業減速幅度呈明顯擴大趨勢:7、8、9三個月的工業增速分別為14.7%、12.8%和11.4%,同比分別回落3.3、4.7和7.5個百分點。全國31個省區市有25個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速,減速幅度在5個百分點以上的省份達到了1/3。
花旗集團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表示,盡管世界各國政府和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是金融緊縮和經濟增長下滑之間的惡性循環毫無改善的跡象。黃益平認為,中國經濟增長下降已經成為現實:出口疲軟、投資減速、工業滑坡,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需求也不斷降溫。更重要的是,一些隨機得到的信息似乎表明,企業贏利狀況已經極度惡劣。
“造成中國經濟減速的原因很多是暫時性的?!眮碜試医y計局的一位專家指出,“今春南方的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等因素都對相關地區的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彼e例說,比如,為了使北京以及青島、天津、秦皇島等協辦城市在奧運期間的空氣質量達標,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和山東,都付出了部分工礦企業停產限產的代價。有資料顯示,首鋼在奧運期間每月減產超過2/3,而京津冀三地合計減產生鐵量超過1/3,達到全國生鐵產量的10%。此外,水泥、玻璃等行業也是停限對象。其結果是北京7月份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降至2.8%,8、9兩月更分別為負增長9.1%和6.4%,致使前三季度累計工業增長速度同比大幅下降了9.1個百分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張斌認為,宏觀經濟正處于2007年景氣度高點以來的下行周期當中,再加上經濟結構調整和外部沖擊的影響,下行趨勢和下行特征表現得較為明顯,投資與出口實際增速放緩比較顯著。
微觀企業面臨產品市場需求與生產成本等多重困境,企業利潤增長普遍放緩。如何防止經濟增速過快下滑成為宏觀調控的主要著力點。
緊縮的鐘擺在回調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0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四季度經濟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會上的兩個觀點非常值得關注。
一是確認“物價總水平漲幅得到控制”。在興業銀行資金營運中心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國務院常務會議的表態是最高層面首次承認我國的通脹形勢已經得到控制。自今年4月份以來,CPI從8.5%的高位一路下行,并在隨后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跌進了4%至5%的深谷。
二是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明顯,企業利潤和財政收入增速下降,資本市場持續波動和低迷。”
“這是國家首次承認我國經濟已經受到外圍環境的影響,出現了明顯的增速放緩。”魯政委表示,此前國家僅僅承認我國一些地區和一些行業出現了經濟困難。這兩個觀點意味著國家對于當前宏觀經濟的判斷已經出現了重要變化??梢哉f,此次國務院對四季度經濟工作的安排,反映了我國宏觀調控的基調終于出現全面轉折。
而這個轉折便是“保增長”。10月17日的會議強調,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采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盡快出臺有針對性的財稅、信貸、外貿等政策措施,繼續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近期出臺的各項政策也與保增長基調相契合。10月8日央行同時下調“三率”,向市場發出了貨幣政策轉向的信號;十七屆三中全會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提高了農地價值,增加了農業經營的靈活性,隨后發改委宣布國家將繼續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其中包括全力組織開展主要農產品收購,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產的糧食最低收購價格,較大幅度增加對種糧農民的補貼等六條措施;21日《關于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發布,調高部分勞動密集型和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共涉及3486項商品,占到了海關稅則中全部商品總數的25.8%;而去年以來一直嚴控的房地產行業,也開始出現解凍跡象,財政部宣布了削減房屋交易成本、放松對第一次購房者和升級換代需求的購房者購買普通住宅的貸款條件以及加速廉租房建設的利好措施。
保什么樣的增長
“如果能抓住這次機會,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那么GDP降一點又有什么關系呢?”在談到這一輪保增長的途徑時張斌認為,將過多的資源投放到外貿領域并不可取,要實現經濟的持續發展,還需從內需上著手,“災區重建,鐵路、電力、能源等基礎設施的完善,以及節能減排和農業領域的開發都是起動內需的有力抓手?!?
10月17日國務院會議重點提到了農業、出口、投資等方面的問題: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保持進出口穩定增長,提高服裝、紡織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高附加值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地震災區恢復重建,抓緊農業、水利、能源、交通、城鎮等基礎設施和民生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建設,保持合理的投資規模。
從會議傳導出的信息來看,在國際經濟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我國保增長的重心偏向于內部挖潛,加大國內消費和投資力度,以期實現經濟增長的軟著陸。
來自鐵道部內部人士透露,近兩個月以來,國家對鐵路項目批復速度明顯比以往有所加快,僅10月就有京石和石武客運專線、蘭渝鐵路、貴廣鐵路、南疆鐵路庫阿二線等一大批鐵路重點工程項目陸續開工。
“擴大內需保增長的辦法在10年前就顯示過威力?!庇嘘P專家告訴記者,與今年相似的是,1998年我國同樣遭遇了金融危機(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和自然災害(洪水)的雙重侵襲。當時政府部門集中力量投資農林水利、交通通信、城市基礎設施、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中央直屬儲備糧庫、經濟適用住房六個方面,全社會固定投資增長幅度由10%調整到15%。由中央財政發行1000億元10年期長期國債,補充和增加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資本金,同時配套增加1000億元銀行貸款,最終實現了經濟增長的軟著陸。
那么,通過內部挖潛實現經濟持續繁榮的關鍵是什么呢?《世界經濟》主編何帆認為,此次世界金融危機進一步警示我們,要使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降到最低,就應逐步降低中國經濟對外需的依賴,加快非貿易部門的發展,這是謀劃中國經濟未來持續繁榮發展的題中應有之義。
“當前中國所面臨的環境,越來越讓我們重視結構改革。比如,資源價格如何定義?如果長期不改變能源價格扭曲,不僅不利于中國資源、中國制造的合理定價,不利于改變粗放式的生產、用能方式,更有可能給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帶來環境和資源耗費問題?!睆偷┐髮W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強調,“要走向真正意義上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并不簡單。面對當前非常嚴峻的形勢,站在這樣一個十字路口,我們真的要用科學發展觀對過去的發展方式做一個深入的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帶來真正意義上的結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