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編者按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增速雖然有所回落,但是仍保持在年初預期目標區間內,控物價見到成效。然而,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更趨復雜,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國內經濟運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5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負。要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會議還針對“擴內需”、“穩外需”作出了工作部署。
本報從今天起推出“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系列報道,對我國擴內需、穩外需、控物價以及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如何合理搭配刺激經濟增長等諸多經濟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解讀,敬請讀者關注。
在當前全球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5月23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正確處理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和管理通脹預期三者的關系,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系列刺激內需、穩定外需的舉措相繼出臺,將有力推動我國經濟企穩回升。
三大需求回落 但經濟“二次探底”風險不大
在經濟增長三大“引擎”中,進出口增幅的繼續下行成為拉動經濟回落的主要因素。
全球經濟增長緩慢,尤其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國的影響逐步顯現。歐盟是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4月份我國對歐盟出口負增長2%,對我國總體出口的增長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日前表示,外需萎縮、國內要素成本上升以及貿易摩擦增多等導致外貿出口低速增長的因素仍然存在。
近乎零增長的4月份進口顯示出國內需求放緩,投資、消費以及工業增速的放緩進一步表明內需的回落。雖然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是“二次探底”的風險并不大。未來我國經濟增長雖有繼續下滑的可能,但是逐季回升的可能性同樣存在。
短期來看,我國外部出口環境仍較嚴峻,外部出口環境好轉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可以預期出口同比增速仍將處于低位。這一因素決定了我國經濟增長在沒有大的政策刺激的背景下,短期內難以出現大幅度的回升。
投資“馬車”出現的下滑,引起了市場的擔憂情緒。長期以來,“高儲蓄、高投資”支撐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這一模式雖然亟待調整,但是需要一個過程,因此現階段保持一定的投資增速對于我國經濟增長具有合理性。雖然東部投資增速較慢,但是由于我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有待于進一步加強,因而投資仍有望保持較高增速。
消費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隨著物價漲幅的回落,消費增長的回落表明消費“馬車”亟待政策給力。
然而,我們也看到近期消費比重較大的住房相關需求與汽車市場消費有所回暖,消費前景可期。
不忘“穩外需”更要“擴內需”
國際經濟形勢的復雜多變,給我國經濟增長帶來了一些變數。外需的疲軟,難以在短期內大幅好轉,但是前景未必悲觀。正如沈丹陽所言:“如果世界經濟不進一步惡化,國外需求不出現大的逆轉,我們認為全年外貿增長可能是‘前低、中穩、后高’這樣一個發展態勢。”
外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容忽視。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穩定和完善出口政策,支持企業積極開拓市場,促進外貿穩定增長。分析人士指出,只要落實好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實現全年預定的外貿發展目標是有希望的。
在外需更多依靠全球經濟形勢的背景下,未來刺激經濟增長亟待依靠內需的提振,以內補外。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推進“十二五”規劃重大項目按期實施,啟動一批事關全局、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已確定的鐵路、節能環保、農村和西部地區基礎設施、教育衛生、信息化等領域的項目,要加快前期工作進度。
這一刺激投資舉措的出臺,給投資“馬車”注入了新的動力。鼓勵民間投資參與鐵路、市政、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建設,將有助于我國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的增強。
前不久,我國推出的對家電節能產品的財政補貼政策,釋放出刺激消費力度加強的信號。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著力擴大內需,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抓緊落實擴大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支持自給式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和家庭,加快普及光纖入戶,加大對保障性住房和農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
“一攬子”促進消費的舉措將會對消費增長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也將有利于消費結構的調整,彰顯民生色彩。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 形成合力“穩增長”
今年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與積極的財政政策合理搭配,同時具有前瞻性的一系列預調微調措施相繼實施,保持了我國經濟穩定增長的基本態勢。
今年我國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這是貨幣政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的具體措施,體現了貨幣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積極的財政政策的著力點——結構減稅今年步伐未停,不僅為企業、居民減輕了稅負,也對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產生重要影響。
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要繼續落實好結構性減稅政策,減輕企業稅負。要堅持穩健貨幣政策的基本取向,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同時,在堅持基本方向不變的前提下,要根據形勢變化加大預調微調力度,提高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未雨綢繆”,防止短期內經濟增速過快下滑。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將形成合力,為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推動我國經濟健康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