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 韓文秀
《經濟日報》,2012年5月11日
編者按: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調整之中,經濟轉型和結構調整成為國際大趨勢。當前,在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結構調整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如何理解未來經濟結構演變的基本方向和內在要求?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韓文秀以本文予以解讀。
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中國的快速發展,不僅使13億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也為世界各國創造了發展機遇。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也面臨不少挑戰。我們要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一主題,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社會長治久安、和諧穩定。
一、
當前,國內外環境的變化,使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面臨與日俱增的外部壓力和內生動力,被迫調整和自覺調整兩種力量正在匯集,形成強大而持久的倒逼機制和正逼機制。
一是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導致傳統比較優勢逐步弱化。當前,我國人口結構正在發生具有深遠影響的變化,人口紅利持續衰減,勞動力供求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并存,其中結構性矛盾逐步上升,就業難、用工荒并存現象長期化。隨著廉價勞動力的減少、最低工資標準和農民工工資的大幅提高,與周邊一些國家相比,我國勞動力成本低的傳統比較優勢正在逐步弱化。從最低工資看,2011年北京、上海、深圳、河南最低工資標準,分別為1160元、1280元、1320元、1080元,比2005年分別提高100%、85.5%、91.3%、125%。從土地價格看,2011年末,全國主要監測城市地價總水平為3049元/平方米,是2005年末的2.4倍,其中,商業服務、住宅、工業地價分別比2005年上漲174%、267%、32.5%。傳統比較優勢弱化的結果是,原有傳統產業向綜合成本低的內陸地區或周邊國家轉移。
二是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的要求空前提高。近年來,環境問題日益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問題。一方面,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過了發達國家過去上百年甚至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環境問題也快速積累,并集中爆發出來。另一方面,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要求,消費結構升級相應地要求產業結構升級。尤其是公眾環保意識和維權意識逐漸加強,公眾對污染問題的敏感程度提高。
三是社會對公平正義的追求明顯上升。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是衡量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也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當前,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較大,2011年GDP達到47萬億元以上,按美元折算人均國民收入達到5000美元,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必要、更有物質基礎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追求公平正義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人平等獲得發展機會,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和機制,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發展、分享發展成果的障礙,形成人人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是東部沿海地區遇到發展起來之后的增長困惑和轉型壓力。在改革開放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地區經濟呈現不平衡增長格局,全國經濟活動持續向東部地區集中,東部地區經濟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態勢,尤其是“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的增長極。近年來,由于要素成本持續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國際金融危機持續影響等,過去那種以高度消耗資源、高度依賴出口市場、處于產業鏈低端,以低工資、低成本、低價格為主要競爭優勢的傳統發展模式受到嚴峻挑戰。尤其是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可以說沒有轉型就難以發展,不加快轉型就難以加快發展。加快轉型升級,已成為許多地方推動科學發展的普遍共識,成為許多企業提高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的客觀要求。
五是來自國際社會的多重壓力上升。一方面是應對氣候變化的壓力。目前我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已居世界前列,工業化、城鎮化仍處于快速推進階段,而且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難以在短期內出現根本性變化,因此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在今后一定時期內還會增加。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所面臨的國際壓力將持續存在,且有增無減。這在客觀上會促使我們加快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努力在為應對國際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的同時贏得自身的發展權利和發展空間。一方面是確保能源資源供應安全的壓力。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已居世界前列,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我們務必在“節流”和“開源”方面下更大功夫,取得更大成效。要加強節能減排,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這必然要求調整產業結構和工業內部結構,提高先進生產力比重。要加強國內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包括學習借鑒美國等發達國家經驗,努力攻克頁巖氣等非常規能源開發難關,保證國內能源自給率處于合理、安全范圍。
二、
面對新的國內外發展環境,我們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才能實現更長時期、更高水平、更好質量的發展。根據“十二五”規劃和當前中國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可以把中國經濟結構演變的未來方向和內在要求描述為“四個發展”和“四化”。
協調發展。努力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內需和外需協調發展。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和管理創新轉變。努力把縮小城鄉差距、區域差距、改變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狀況的過程,轉化為新的發展動力和活力。
綠色發展。努力走出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創新發展。把自主創新作為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準確把握世界科技和產業化發展趨勢,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大幅提升重點產業核心競爭力,創造更多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新一輪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制高點,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與創造大國的轉變。
包容發展。從國內來講,主要是在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和各領域都要踐行以人為本理念,改變見物不見人、重物輕人的做法,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使發展過程由全體社會成員更好地參與,發展成果由全體社會成員更好地共享。從中國與世界聯系的角度看,就是要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中國自身的快速發展中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在與各國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中為中國的進一步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更大的空間,推動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高端化。既要大力發展高技術產業,使之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持續上升,又要運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面改造升級,推動產業鏈向高端演進,逐步提升中國產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的地位。
輕型化。重視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與高端制造業相輔相成、共同提高。注重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增加服務業就業占全部就業的比重。促進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勞動—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實現轉型升級與擴大就業的有機統一、轉型升級與節能減排的有機統一。
信息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空間。要緊跟世界科技和產業發展前沿,大力發展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充分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改造提升生產方式和生活水平,維護信息安全,深度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使信息化轉化為先進生產力。
一體化。一體化是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一定程度上可以視為全球化在國內的反映。要順應這種趨勢,從多方面、多層次上推進國內發展的一體化進程。主要包括: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農民工市民化,外來人口與本地人口融合發展等。同時,發展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配套能力,注重產業鏈的發展和競爭。
三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結束,歐洲債務危機還在深化蔓延,世界處于大變革大調整中,新機遇和新挑戰不斷出現。我們要處理好發展的速度、結構、質量三者關系,既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又要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通過結構調整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效益和可持續性。
一是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擴大消費是基礎,穩定投資也很重要。我國消費需求潛力巨大,有待深度挖掘。要提升居民消費能力,著力增加消費傾向高的中低收入者收入。完善居民消費政策,鼓勵發展社會化養老、家政、醫療保健等服務業,拓展新的消費空間,積極發展網絡購物等新興消費業態,擴大消費信貸。改善城鄉消費環境,努力降低商貿物流成本和居民出行費用,確保消費品質量安全,維護消費者權益,讓群眾放心消費。要保持投資穩定增長,著力優化投資結構。投資仍然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拉動力,要繼續發揮投資在擴大內需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投資和消費良性互動。擴大投資的最大潛力和活力在民間。
二是在穩定出口的同時增加進口。由于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深化,我國企業出口面臨的國際市場環境重又明顯惡化,困難重又明顯增加。要穩定和完善各項出口政策,實施科技興貿、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保持出口穩定增長,鞏固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同時,鼓勵增加進口,改變獎出限進、寬出嚴進的工作思路和政策體系,完善進口政策,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
三是堅持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并重。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國。我們既要繼續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更要注重改善利用外資結構,提高利用外資質量,使外資與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的總體戰略更加有機地結合起來。在繼續吸引外資的同時,要注重發揮外匯資金比較充裕的優勢,用好國際經濟環境所提供的機遇,擴大對外投資,在信貸、保險、出入境管理和宏觀協調指導等方面完善措施,加大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同時,維護境外投資企業的資產和人員安全,鼓勵對外投資企業與當地融合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四是堅持不懈地推動節能減排。近來我們在穩定經濟增長方面的壓力有所上升,實現“十二五”規劃節能減排目標壓力加大,但節能減排工作決不能放松。要嚴格目標責任和管理,完善工作機制、評價考核機制和獎懲制度,強化政策引導,加強重點領域節能減排和生態保護;加快建立節能減排市場機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規范有序開展節能量、排污權、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快實施重點企業和各類園區循環經濟改造,加快發展綠色產業和綠色消費。
五是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建設。結構調整需要有強大的科技支撐和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要加大全社會科技投入,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要堅持開放式創新和協同創新,堅定不移地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增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要加強高端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選拔和激勵,并對各類勞動者特別是農民工進行培訓、再培訓,形成適應結構調整需要的多層次人才結構體系。
結構調整打開發展新空間
馬志剛
《經濟日報》,2012年5月11日
近一階段,我國經濟再平衡態勢明顯,經濟結構調整加快,這不僅體現在國際收支更趨平衡,體現在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加大,過去主要依靠投資、出口的局面正悄然發生變化,還體現在投資結構、產業結構、區域結構有趨向協調的跡象。從我國加快經濟轉型的迫切需求分析,未來這一趨勢仍會繼續,必將會給我國經濟發展開辟出新的發展空間。
從統計數據看,2011年,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為54.2%,消費貢獻51.6%,投資與消費對GDP貢獻的差距較2010年收窄8個百分點左右。今年一季度,消費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而且,長期以來貿易、資本雙順差的不利狀況得到有效改善,緩解了人民幣升值壓力,也減少了央行發行相應基礎貨幣對沖的數量規模,大大降低了流動性過剩推高物價的動力;投資趨緩且結構繼續改善,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18.9%,中部地區增長27.1%,西部地區增長26.9%。從最近一些地方的實踐看,調結構、轉方式步伐也在加快:在北京,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明顯增強,創新資源聚集度穩步提高,萬元GDP能耗、污染物排放逐步降低;在廣東,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和民營經濟比例不斷上升;在浙江,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正日益加快……
目前,人們對這一經濟再平衡發生的原因尚存在不同認識,有的認為是我國主動調控的原因,有的則認為是世界經濟再平衡造成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乃大勢所趨。內外需結構仍不合理,一二三產業不協調,城鄉和地區發展不平衡,能源資源消耗多,環境污染重,經濟發展方式仍然粗放,這些都成為制約我國發展的重要因素。結構不調整,不僅長遠發展不可持續,而且當前平穩較快增長也難以保持。現在,我國經濟規模已位居全球前列,但人均國民收入仍排在世界百位左右,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比較突出,第二產業增加值占比已突破工業化國家的歷史峰值,很難再有大的擴張,傳統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而且,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對結構調整也形成一種“倒逼機制”。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長期占優勢的壓力,其他新興經濟體要素潛力正在發揮的現實,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各國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爭,都要求我國加快結構調整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順勢而為,乘勢而上,變被動為主動,下大力氣推進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向縱深發展,真正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轉型本身也是發展,而且是更可持續的發展。結構調整在有效破解經濟運行深層次矛盾的同時,也為我們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增強了經濟發展的長期動力。比如,目前我國僅節能環保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一項,規模就超過2萬億元,預計到2015年還會再翻一番,將給經濟帶來強大拉動。又如,最近印發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高端裝備制造業銷售收入將超過6萬億元,在整個裝備制造業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工業增加值率達到28%。再比如,據有關部門測算,未來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鏈的產值規模將達到2000億元,全球“云計算”領域將有8000億美元的新業務收入。
這對廣大企業來說,都是難得機遇。受國際金融危機深層影響顯現和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減速的影響,我國不少產品外需急劇減少,出口增速下滑,相關企業的生產經營壓力增大。現在,面對內需越來越重要、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加快、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的新形勢,企業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深入研究市場,適應市場變化,不斷加大調整力度,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著重開發市場占有率高和競爭力強的產品,著眼開發市場前景好和競爭優勢強的產品,用技術先進、質量可靠、市場暢銷的產品引領市場,引領需求,引領消費,在結構調整中捕捉商機、實現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