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2012年4月23日
商務部近期表示,將鼓勵在資本總量、人才結構等方面有條件的中小企業“走出去”,并給予全面周到的法律咨詢服務和所在國國情介紹以控制風險。與此同時,國家支持中小企業“走出去”的實施細則也將很快出臺。中小企業如何下好“走出去”這盤棋,無論是對于企業自身,還是中國整體戰略轉型,都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中國是中小企業數量最多、發展速度最快的轉軌國家。然而,近些年我國已經進入了高成本時代,這對依賴于“成本驅動型”以及處于全球產業鏈低端的中小企業而言,價值創造的空間越來越小,被淘汰出局的越來越多,中小企業普遍陷入所謂的“三明治陷阱”。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之后,全球需求端極度萎縮,各類保護主義風潮漸起,以及新一輪全球產業洗牌漸趨形成,很多中小企業都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到海外尋找商機或通過繞開貿易壁壘,“闖關”海外市場。
在這一背景下,中小企業必須學會駕馭全球化,下好“走出去”這盤棋。
首先,中小企業要擔當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主力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年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年均增長29.2%,躍居全球第五大對外投資國。但另一方面,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中,國有企業所占份額逐年下降。據統計,2010年民營企業500強中累計有137家開展了對外投資,投資企業和項目592個,投資額達61.8億美元,比2009年增長174%。
其次,采用戰略聯盟策略進行國際合作加速融入全球產業鏈,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可以根據企業的資源、能力和需求,選擇供應鏈聯盟、生產聯盟等不同結盟形式,實現跳躍式發展。
由此看來,中小企業尋求突圍的最好辦法就是要利用國際產業鏈調整、國際分工重組的機遇,積極整合全球資源,通過嵌入全球價值鏈實現全面升級,實現價值鏈由低端向高端的攀升。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全球化整合資源依然面臨種種困境。
一是我國中小企業不僅要與國內企業競爭,還要同一些發達國家企業競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小企業缺乏資金支持,融資相當困難,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還沒有有效地銜接,無形資產在國外抵押受限。二是在產品技術日益分散化、復雜化的今天,企業單純依靠自己的能力已經很難掌握競爭的主動權,迫切需要國家的科技支持。三是中小企業“走出去”仍然是鳳毛麟角,并未形成跨國趨勢,大多數企業在對外投資過程中缺乏全局性的戰略理念。四是國際貿易保護的方式越來越隱蔽。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發達國家打著“環保”的大旗,各類層出不窮的綠色壁壘漸成風潮,增大了我國中小企業應對的難度。
中小企業“走出去”正成為經濟戰略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應積極引導和鼓勵中小企業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參與全球合作。在海外布局方面,應該以產業拓展和提升競爭力為切入點,提高中小企業海外布局的效率和效益;從節約成本角度考慮,可考慮勞動力成本低、具有一定基礎設施配套能力的發展中國家,要結合當地的區位優勢和自身的競爭優勢,選擇更適合的投資目的地。在金融支撐方面,可以參照國外經驗設立特別金融機構或建立特別基金,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海外融資的便利性。此外,在制度設計上,鼓勵中小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目前最重要的金融支持政策是改革外匯管理制度,放松外匯管制,通過“藏匯于民”的方式實現對外直接投資自由化。
(作者系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研究員)